數學考不好的原因
小月媽媽
2022.08.16 14:50
441瀏覽
1回答
欣欣媽媽
大多數學生數學差,是因為基礎太過薄弱了,數學考試50%是簡單題型,30%是中等題型,而20%屬于難題,其中前面的80%考的就是基礎了,由此可見基礎是多么的重要。而如果學生們,數學成績嗎,沒有那么理想的話,就一定要在基礎部分上多下點功夫。
數學考不好的原因?
1、不重視基礎
不管是哪一科基礎知識一直是最重要的,而且是沒有之一的那種,很多學生熱衷于做難題、偏題和新題,卻忽略了基礎的重要性,相反基礎反而提高成績的基石,不重視質量反而看重質量,這才讓很懂學生陷入題海中。
2、被動學習
其實高中的學習和初中的學習是不一樣的,高中學習的任務比起初中重了很多,我們不能用初中的學習方法來學習高中的知識,我們應該積極的參與學習中去,老師講的要跟緊,課后要及時復習,主動學習比起被動聽老師講課要更有效一些。
3、不懂轉化思維
很多人學習總是死記硬背,對于一些熟悉的題型知道怎么回答,但是遇到一些轉變的題型,就突然不知道該怎么去解決了,這就是不懂得轉變思維和遷移知識帶來的壞處,學習知識不僅僅只是要記住,最重要的還是要會運用,多做練習鍛煉就能提高我的知識運用水平了。
4、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不適應數學學習要求
數學成績不理想到了初中尤為明顯,主要就是因為初中數學,對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有了明顯提高,而部分學生仍停留在直觀形象思維。
怎么樣才能提升數學成績?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
數學知識由于抽象且顯得枯燥,是影響學生學習的最大障礙。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應從簡單入手,不宜給自己設定太高目標,找準自己的節奏,通過目標的達成給自己鼓勵在數學學習中找到樂趣。
2、建立專屬學習方法
根據自身性格特點及知識框架結構,構建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不盲目輕信‘學霸’的學習方法,例如學練結合,上課聽到的課下主動變為紙上的。
也可以采用‘自師’法,如果因為基礎薄弱,對于老師知識點理解較慢,可以采用課下自我教學法,將知識梳理后,自己講解給自己聽,并在講解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制定計劃使學習目的明確
時間安排合理,穩扎穩打,計劃的制定一定要切實可行,既要有長遠打算又要有短期安排,執行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磨練學習意志。
4、課前自學
課前自學是上好新課的一把利器,但自學不能走過場,要求質量,力爭課上帶著問題上課,對新內容形成自己的理解與框架,不盲目追求弄透弄懂。
5、課后復習全面系統
課后復習是高效率學習的一環,通過對教材的反復琢磨,強化自身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與記憶,把新學的知識由懂到會,同時配合適當的練習增加自己的實戰能力,進一步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對新技能的掌握。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