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怎么學才能提高成績
小小家伙真可愛
2022.07.13 18:44
708瀏覽
1回答
叮當小可愛lv
很多初中生的歷史成績都不高,原來是因為孩子不知道怎么學習歷史,其實學習歷史需要按照時間線的順序來進行,每個時期都有歷史大事件,要去記憶事件發生的時間、背景以及產生的影響,掌握了這些歷史學習也就更容易了。
初中歷史怎么學才能提高成績?
1、按照時間線來學習。
自己整理大事年表,把學習過的初中歷史時間事件,按順序一一整理出來,自己做的印象最深也最實用。也可以只整理重要事件。
學習初中歷史,要理清線索,把握知識的整體結構,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每本書的目錄就是知識的框架,我們要學會看目錄,通過它掌握知識整體結構。
縱觀歷年初中歷史試卷,考的都是主干知識,如果我們理清了線索,掌握了知識的整體結構,考試時也就能得心應手了。
2、選擇題審題最關鍵。
審題時注意否定選擇題,選出答案后再看一下問題明確讓你選的是“錯誤的,不對的或不是”等,這些字眼一定要看清。選擇題錯的太多會影響你的總分。盡量不失分。基礎知識要牢靠。
3、培養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建立良好的興趣才能更好地幫助你學習初中歷史。要發現歷史之美,那是我們的集體回憶,就像我們回憶以前、歷史,不過是回憶罷了。歷史其實就像玄幻小說一樣有意思,把自己帶入歷史中,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4、背誦。
學歷史,背誦是基礎,但背誦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按照時間線是一種方法,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去畫出每個歷史時期的歷史時間導圖,或者每節課程的思維導圖,把重點關鍵詞都找出來,一張思維導圖就是一節課,這樣記憶起來也非常的方法,只要看著那些關鍵詞基本上就能復述整節課的內容。
5、閱讀課本。
閱讀史書可以幫助你更好地了解初中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這有助于你更好地記憶歷史事件。閱讀課本可以幫助你加強對知識的宏觀掌控能力。所以說要反復讀課本。
初中歷史學習方法:
一、抓點、串線、鋪面
知識網絡是知識內在的點、線、面交織而成的有機整體。在復習中,必須抓住教材中各知識點的聯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對孤立的歷史知識納入完整的學科體系之中,形成科學的知識網絡。
(1)抓點。
如士族制度問題,可抓住四個點:
①魏晉時期,在地主階級中形成士族制度
②東晉南朝時期,士族勢力發展
③南朝末年,士族勢力漸衰
④唐朝末年,在農民起義打擊下,士族被進一步摧垮。這
樣,對士族問題就有了完整而明確的認識。
(2)串線。
“線”是有內在聯系的歷史事件構成的知識線索。如秦朝的皇帝、三公、郡縣,兩漢王國問題的解決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杯酒釋兵權”和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清的廢丞相、八股取士、軍機處和文字獄,這些都是“點”,由這些點構成了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建立、鞏固、加強的發展史。
(3)鋪面。
“面”是歷史某一時期或階段的全部內容構成的知識整體。
總之,只有系統地把握歷史知識結構,才能比較輕松地掌握一個時期或階段的整體內容,進而捕捉歷史的階段性特征,解題時才能撒得開、收得攏。
二、全方位分析歷史現象
(1)立體知識體系
教材是按照時間順序對歷史進行敘述的,是一個平面系統。但高考命題則往往抽取歷史線索,挖掘知識聯系,古今中外、縱橫交錯形成立體系統。
因此,備考復習不僅要點線面結合形成知識網絡,而且要在此基礎上拓寬、挖深、抬高,全方位分析歷史現象,形成立體知識體系。
①相對完整的敘述+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
②宏觀分析+微觀考查。
③顯性聯系+隱性聯系。“顯性聯系”是教材中歷史知識間較明顯的聯系,而“隱性聯系”則隱藏于知識之間。
換言之,就是所謂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而隱性問題是對顯性問題的深化、概括、比較和系統化,顯性問題只有通過隱性問題才能提高其自身的價值。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