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高成績初一
小糖果丫丫
2022.11.19 14:29
406瀏覽
1回答
愛笑的琪琪
初一的知識比較簡單,而且是整個初中的基礎,成績不理想,一方面是小學基礎知識沒有打扎實,另一方面是因為對初一的學習生活不適應。那么,怎么提高孩子初一的成績呢?
怎么提高成績初一?
1、分析失分原因,對癥下藥
初中數學要提分,首先要分析失分的原因。先把所有考試試卷作一次失分歸類統計,看看主要失分點在哪里。比如說,是計算容易出錯,還是知識有盲點,還是對題目的意思理解出現偏差等。找到原因后,針對性訓練,就能提高成績。比如計算容易出錯導致失分,那就專門訓練一段時間再計算;如果知識有盲點,那就得多復習,多看筆記,把每個知識點記熟;如果對題目的意思理解出現偏差,就要多找些類似的題目,總結規律。
2、強化基礎,注重細節
初中數學的知識點還是比較多,出題老師出題的難度還是相對不是特別高,但是考得很細。比如在學習過程中特別不注重的概念,初中數學卻很喜歡針對概念來出題;很多同學特別不注意限定條件,而出題老師卻經常在這些點上出題。因此初中數學要考高分,要特別注重對基礎知識點的掌握,不僅要明白,而且要學會對這個知識點進行擴展和注重每個知識點的細節。否則你會感覺都懂,卻拿不到高分。
3、設定目標,做好學習規劃,合理的安排時間
很多初一新生面臨新環境,新內容,一時難以適應學習節奏,上課只是緊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而自己沒有任何的計劃和想法,學習知識是一個不斷索取的過程,而不是等著別人施舍,你只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學習計劃,設定目標,做好時間管理。
設定目標,比如長遠的目標是達到多少分?達到什么名次,短期的目標是語文背誦哪篇文章?英語每天背多少單詞?數學要做哪幾道題?等等,只有有目標了,才能夠讓自己更專注學習。
4、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
一是要養成隨時記筆記的好習慣,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對于在學習過程當中的知識重點易錯點,隨時記錄下來,積累學習的點滴,這樣就能夠使學習更加細致化,日常化,二是要充分利用零碎時間,這也是對時間管理的精細化,因此,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把很零碎的時間充分利用好,可以制作一些單詞卡片,公式卡片等,隨身攜帶,隨時利用零碎的時間進行復習,提高學習效率。三是要重視錯題,對于一直犯錯的題目,要加以整理,建立錯題本,隨時進行復習和鞏固,逐漸的降低出錯率,出錯率降低,相應知識點也會得到鞏固和加強。
5、培優訓練,提高思維能力
進入初中數學,就不再像小學數學那樣,沒有思維題。初中考試試題會含有部分思維題,很多孩子做基礎題能達到全部正確,但是一碰到思維題,就無從下手了。比如一些規律探究的題目,此類題目靈活性比較強,主要考察學生的觀察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這類題目會給定一些條件,要學生根據給定的條件尋找規律,并用規律解決相關數學問題。
初一成績不好的原因:
1、學習習慣不好
小學的時候,孩子課業壓力小,語文、數學外加英語不外乎三門主科。然而這個時候就有孩子雖然學習成績尚可,但是寫作業就居然要寫到8-9點多。寫作業不專心、開始寫作業前拖拉、不懂得在學校課間休息的零碎時間學習,是很多小學生的問題。
到了初中,原來的兩、三門主科一下變成五、六門主科,許多從未學過的新學科同時出現,一旦不能及時消化,就會引發雪崩式的崩塌。很多中學生寫作業到半夜一兩點,出現偏科的現象,就是因為學習習慣的不良,沒有合理的時間管理分配,甚至導致某些科目“沒有時間”學,形成學習困境。
2、學習方式不對
很多學了12年,卻仍然不知道應該怎樣學習的人大有人在。語文英語靠背,就以為數理化生也靠背,死記硬背的后果就是苦學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不懂得將所學的知識分類整理,建立知識體系,是很多同學的毛病。
學習方法的不對,導致的就是學習效率的降低。一道題人家聽老師講一遍就能舉一反三了,而你要聽兩三遍才能懂,不是因為你笨,而是因為你聽完后不知道去總結復習,所以學的比人家慢!在初高中三年,學習科目越來越多,時間越來緊張的情況下,學習成績的比拼,更是效率方法的比拼。
3、基礎知識不牢固
老師經常對學生們講的一句話,就是要“扎實基礎”,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做到其實不容易。一張滿分100分的小學數學試卷,對于比較優秀的小學生來說,考個90多分很容易,但是考100分不簡單。有時候因為粗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總會導致細小的丟分。
往往小學階段1-2分的丟分,就是將來初高中,學習成績崩塌的定時炸彈。 這類看似“粗心”的問題,往往是因為基礎知識的不扎實和不熟練,或者是一些“想當然”的思維導致的,其本質原因如果不及時找出改正,將來必釀成大患。
上一篇:初中生物學習方法
下一篇:初一數學太差了還能補救嗎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