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報志愿技巧與方法
匿名
2024.05.10 16:27
530瀏覽
“七分考,三分報”,要想考個好大學,首先要有好的高考成績,其次就是志愿填報。要想填報好志愿,基本宗旨是合理組合院校志愿,按照“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原則進行平行志愿填報;正確估分并提前參考往年錄取分數線。
高考報志愿技巧與方法:
1、綜合評估自身能力
高考填報高考志愿的最終目的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和院校,因此,在做出選擇前,需要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科特長、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
2、了解招生政策
在高考填報高考志愿之前,你需要了解你所要選擇的學校的招生政策和要求,了解該學校的歷史、文化、師資力量、專業設置、就業前景等方面的信息。
3、考慮分數因素
高考分數是選擇志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考慮志愿時需要計算出自己的分數,與學校的要求進行比較,看是否符合要求。
4、研究專業和院校
在了解了招生政策和自身能力后,你需要研究你所要選擇的專業和院校。可以通過查閱學校官網、高考指南、新聞報道等途徑,了解學校的專業設置、師資力量、就業前景等方面的信息。
5、考慮城市因素
選擇志愿時考慮選擇離家近的城市或者想要在所在的城市中生活一段時間。此外,也可以考慮城市的繁華程度、文化氛圍、就業機會等因素。
6、綜合考慮志愿順序
通常來說,按照順序選擇志愿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錄取的機會。可以按照學校的要求、專業的就業前景、離家的距離、分數的要求等因素綜合考慮志愿順序的要求、專業的就業前景、離家的距離、分數的要求等因素綜合考慮志愿順序。的要求、專業的就業前景、離家的距離、分數的要求等因素綜合考慮志愿順序。
7、確立自己的未來方向。比如從事會計,計算機,外貿等專業領域的大學。
8、對比自己的高考分數,和自己所選的學校要求的分數的落差值。如果落差很大的話就不能選為首志愿。
9、選出和自己分數差不多的大學。如果有兩三所符合的,你就要比對這幾所學校的環境,師資力量,辦學等方面。
10、學校分為公辦和私立,相對私立收費會比較貴。如果家庭收入一般又比較支付不起的話,選公辦學校會比較穩妥點。
高考報志愿的誤區:
一、填志愿家長包辦
有些家長將自己的意愿強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主觀能動性判斷自己的孩子應該學哪個專業。過分地看重將來的就業前景,害怕自己的孩子將來找不到好工作。而忽視孩子的意愿,造成雙方產生分歧,增加孩子的壓力。
填志愿的時候,家長應該給予更多地參考意見,最終將決定權交給自己的孩子,讓孩子自己決定報哪所學校。家長認為好的 ,可它卻不一定適合你的孩子。
二、只看名校訂終身
在填志愿的時候,一定要了解院校及其專業特征,根據自己看的興趣愛好,學科優勢 ,特色專業,選擇性價此高的院校。
三、自視甚高,一門心思奔名校
部分“學霸”“考霸”對自己的成績非常自信,在志愿填報時只在本科一批報考一兩所心儀的“名校”,將后續志愿盡數放棄。這種填報志愿方式極欠考慮,風險很大,如果考生分數不夠,沒有被報考院校錄取,同時也沒有退路保障,只能遺憾地參加征集志愿、甚至是后一批次的志愿填報,造成分數的極大浪費。高分低錄、甚至高分不錄,這是對考生的極大打擊。
不可否認,“211”和“985”高校在硬件、軟件上都較優越,能考上名牌大學固然是好事,但完全從“名牌”出發選高校,不考慮其他因素,特別是專業因素,則是不明智的。更何況,“名牌”大學并非所有專業都是優勢專業,普通高校一些專業也有特色,具有很強的實力。因此,填報志愿時,考生萬萬不要只考慮“名校”,犯了非“名校”不報的執念。
四、專業不服從調劑
有人認為 ,報考平行志愿就可以忽略前面幾所院校不用服從調劑,后面兩所保底的學校才應該服從調劑。這是及其錯誤的決定。
平行志愿只有一次投檔機會,如果考生被學校提檔而后又退檔,就不能參加下一所學校的檢索了,從而丟掉機會。不得不參加志愿補錄了,原本是上本科的,結果卻只上了專科學校。有點得不償失哇!
五、院校扎堆,志愿沒拉開梯度
同一批次中填報的志愿若都是錄取分相同或相近的院校,這種志愿時非常危險的。若是當年錄取分高了,稍有差池,一個沒達到所有志愿都達不到,便錯過了該批次的招生;若是當年錄取分低了,這對考生來說是非常吃虧的。
六、刻舟求劍,照搬往年錄取分
大部分考生對志愿填報和高校的招生情況都不了解,以為參照每年所發的《報考指南》填報志愿就能手到擒來,以為高校錄取分數線一成不變,照搬往年的錄取分數來報志愿,其結果往往不如人意。
實際上,高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是自然形成的,錄取結束前無法準確知道。另外,高校的錄取分數線存在波動,有的還有“大小年”現象,即一年高,一年低。考生要多分析幾年的錄取情況,還可關注分數線與批次線的差值、分數線對應的考生“位次”等。
高考報志愿需要注意的細節:
1. 注意填報志愿的時間和方式,避免錯過填報截止日期。
2. 提前了解各大學的專業設置、排名和招生要求,選擇與自己興趣和能力相匹配的專業。
3. 要理性選擇志愿學校,不要盲目追求名氣或地域,要根據自身條件和目標進行合理的選擇。
4. 要根據自身的成績和實力進行合理的定位,不要報考過高或過低的學校。
5. 了解各學校的錄取政策,可以參考學校的往年錄取分數線和專業錄取情況。
6. 考慮填報備選志愿,以備不測之需。
7. 注意填寫志愿的順序,確保自己的第一志愿是最想上的學校。
8. 仔細核對所填信息,確保沒有填寫錯誤或遺漏。
上一篇:高考能報多少個志愿
下一篇:高考志愿填報六個技巧
Copyright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豫ICP備2024080904號-3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容和圖片全部來源于網絡用戶和讀者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
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站將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