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不好怎么辦
小糖果丫丫
2022.08.10 09:39
570瀏覽
1回答
小文媽媽
高中數學,一直都是讓我們很多同學,非常頭疼的科目,好像自從小學三年級,彎腰低頭撿了一塊橡皮之后,就再也沒有聽懂過數學課。雖然這種說法只是調侃,但確實能夠說明一些問題,數學對于一些沒有掌握方法的人來說,確實很難學習。想要學好高中數學,掌握好一些學習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高中數學不好怎么辦?
1、夯實基礎
仔細分析數學成績差的學生,我們會發現。幾乎所有數學成績差的學生基礎都不好。有概念不理解的,有公式不會用的,還有推論不會推導的。
數學當中的基礎知識就包括概念、公式、推論、定義、定理等。這些內容學不好,解題的時候思路必定會受阻,自然而然成績也就差了。所以,數學成績不好的學生,要把主要時間放在夯實基礎上。
2、尋求不同解題思路法
在做數學題時,很多同學會問如何想到正確的解題方法,這其實需要不斷嘗試。無論是誰都不覺得一次就選對最佳方法,而是需要在不斷嘗試中,排除其他不可行的方法,最終找到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方法不對而走彎路,是做題中不可避免的,但這樣多種方法的嘗試,何嘗不是對基礎知識的一種鞏固?嘗試的方法越多,熟練掌握的方法就越多,找到正確有效的方法的幾率就越大。
另外,很多解題方法其實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在不斷的嘗試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才能迅速提高解題速度和正確率。
3、數學構建知識網絡法
在長期的做題過程中逐漸形成適合自已的解題風格和解題習慣。給大家一個小建議:從僅有的幾個條件出發,推導更多潛在的條件,再由這些潛在條件繼續推導更多的潛在條件,如此進行,一生多,多至更多......
同時從所求問題或求證命題反向出發,思考要得到這些結果需要哪些條件,要得到那些條件又需要哪些更多的條件……就像兩棵本無聯系的大樹,枝干越伸越多,最終交會在一起,題目亦迎刃而解。
初時使用這種方法的確比較費時,但相當有效,逐漸熟練之后,就往往能夠一眼看穿問題的關鍵,迅速找到突破口,對問題予以解決。
4、注意做題順序
為了提高數學成績,大量做題是不可避免的。為何很多學生題沒少做,成績還是沒有增長呢?這可能是忽略了做題順序。做題的時候是講究順序的。
同學們要先做課本上的案例跟習題,案例跟習題是基礎,把這些做完之后,可以做一些專項練習鞏固知識點。尤其是自己的薄弱知識點,同學們一定要多做練習,掌握知識點的考察方式。
高中數學答題技巧:
1、“內緊外松”,集中注意,消除焦慮怯場
集中注意力是考試成功的保證,一定的神經亢奮和緊張,能加速神經聯系,有益于積極思維,要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異常積極,這叫內緊,但緊張程度過重,則會走向反面,形成怯場,產生焦慮,抑制思維,所以又要清醒愉快,放得開,這叫外松。
2、沉著應戰,確保旗開得勝,以利振奮精神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從考試的心理角度來說,這確實是很有道理的,拿到試題后,不要急于求成、立即下手解題,而應通覽一遍整套試題,摸透題情,然后穩操一兩個易題熟題。
讓自己產生“旗開得勝”的快意,從而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以振奮精神,鼓舞信心,很快進入最佳思維狀態,即發揮心理學所謂的“門坎效應”,之后做一題得一題,不斷產生正激勵,穩拿中低,見機攀高。
3、尋求中間環節,挖掘隱含條件
在些結構復雜的綜合題,就其生成背景而論,大多是由若干比較簡單的基本題,經過適當組合抽去中間環節而構成的。
因此,從題目的因果關系入手,尋求可能的中間環節和隱含條件,把原題分解成一組相互聯系的系列題,是實現復雜問題簡單化的一條重要途徑。
上一篇:高中數學60分算差嗎
下一篇:高中數學基礎差怎么補救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