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學習習慣
洛水伊佳人
2022.08.19 17:32
653瀏覽
1回答
媽媽愛程程寶貝
良好的學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絕不是學生一個人就能獨立完成的,它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支持和指導,更需要學生堅持不懈地努力,這樣才會養成良好的學習慣,用慣性去學習,學生會發現學習越來越輕松,考試成績也會越來越高。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習慣?
1、認真觀察、思索
進人中學后,每門學科,都要求學生有良好的觀察力。數學的能力培養,要以學生對圖形關系與自然界數量關系的觀察,為基礎。物理的實驗,和化學的演示,更離不開精確的觀察。生物則要求學生,對生命現象和動植物,進行持久的觀察。
語文的寫作訓練自是不消說。這些觀察要求,學生不但,能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還要能抓住事物的素質特征。光看不想難以得出結論。
因此,還需要養成邊觀察邊思索的習慣,勤于觀察的同時還要勤于思考。家長可以先引導孩子從身邊的生活小事開始,經常提出問題并與之討論,促使孩子觀察思索,并能本身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獨立解決問題
孩子學習上有困難請求資助時,家長千萬不可,不理睬或敷衍了事,應熱情地鼓勵孩子本身試一試。如果孩子,實在無法獨立解決,也不克不及包攬,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啟發,讓孩子,在家長不露痕跡的引導下,覺得是靠本身的力量完成的。只要嘗到勝利的喜悅,孩子便會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個挑戰。
3、主動學習
讓孩子準備一支紅筆,隨時改正練習本、試卷上的錯誤,以鮮艷的紅色加深錯誤在腦海中的印象,然后用一個簿本,將這些錯誤收集起來,用錯題匯編、錯別字舉例的形式分類記載,以警示本身,制止出現同類錯誤。
4、持之以恒
開始行動之后,我們還要堅持。持之以恒的行動,才能有靜待花開的結果。堅持到底才能取得勝利,在學習上也是如此。
科學研究得出的結論是養成一種習只需要27天,這是針對外國人來說的,對于中國人(智商全球最高的人種)來說,最少要堅持90天以上才行。
5、老師引導
學生行動和學習方法正確與否,也是關鍵。如果學生從一開始就錯了,那么再怎么努力也不會有好的成績,學生就會產生氣餒和懈怠,而且還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
所以一定要有好的老師,對學生進行正確地引導,讓學生按照正確的方式,和方向去努力,才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學業生才會更加堅定前進的信心。
6、家長監督
高中生自控能力還比較弱,所以在學生努力過程中,一定要有家長在旁邊提醒和監督。
確保學生能夠按最初的方向去堅持,并且達到每天要達到的效果,打了折扣的行動還不如不行動。(提醒不是頻繁地沒完沒了地嘮叨)。
上一篇:如何提高孩子閱讀能力
下一篇:如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