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習慣養成教育
均均的520
2022.10.17 18:47
440瀏覽
1回答
手忙腳亂的姊妹麻麻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這個過程中需要家長和老師不斷地引導、矯正、鼓勵、指導和糾錯,這個過程也可能會出現反反復復的問題,但無論怎樣都不要輕言放棄,要對孩子有信心。
學習習慣養成教育?
1、不懂就問習慣
孩子有不懂的地方,教師和家長不要埋怨他們為什么不懂,更不能加以斥責。要鼓勵孩子提出什么地方不懂,找出不懂的原因,然后積極啟發他們,幫助他們動腦筋,切忌煩躁,放下不管或讓他們死記硬背。
2、樹立目標
有了努力的目標,學生才會有努力學習的動力和方向,學生一旦確立目標之后,一定會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前行的。沒有目標的學生則每天漫無目的地學習,不知道學習為了什么,也就缺少了動力,也就沒有學習的效率,那何談習慣的養成?
3、持之以恒
開始行動之后,我們還要堅持。持之以恒的行動,才能有靜待花開的結果。堅持到底才能取得勝利,在學習上也是如此。科學研究得出的結論是養成一種習只需要27天,這是針對外國人來說的,對于中國人(智商全球最高的人種)來說,最少要堅持90天以上才行。
4、課前做好預習
課前預習對于學習新的知識十分重要,如果上課前對即將要學的內容進行預習,有利于提高學習能力和養成自學的習慣,它是學習中重要的一環。課前預習可以提高課上學習效率,有助于培養自學能力。
5、改錯的習慣
學習的本質就是克服困難,改錯是一種健康的心理習慣。孩子學習的錯誤并不代表人生的錯誤,改錯并不代表不好。老師會幫助孩子不要自責或者羞愧,改錯是為了讓孩子明白為什么錯了,老師會幫助改錯,使孩子變的樂觀,愉快的接受不足。
6、自我調整
當學生自己發現或是己顯現出來前進的方向或是方法有誤的時候,學生一定要學會及時的調整,不能還是一如既往地堅持錯誤的行為,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就是這個意思。這樣才能避免在錯誤的道路上越滑越遠。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