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學化學
薇薇寶貝520
2022.07.15 18:37
464瀏覽
1回答
Mandy是曼曼啊
化學像英語需要以記憶為基礎,化學像數學有著一定的思維邏輯性,化學又像物理學有著本學科的思維模型。因此,學習化學,首先要像學習英語那樣識記應該記憶的化學基礎知識,要像學習數學那樣邏輯性地思考化學反應的原理,同時要像學習物理學那樣通過建立思維模型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而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帶著問題學習化學。
怎么學化學?
一、轉變學習方式
帶著問題學化學,首先要轉變化學學習方式,改變純粹地記憶化學知識為帶著問題思考化學知識結構,學會探究學習;以知識為中心,學會依靠自我、依據課程標準自主學習;學會合作學習,多與同學交流,在交流中分享學習成果,在交流中分享學習的快樂。在自主學習中,我們要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要能夠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化學問題,要敢于質疑,勤于思索。
二、關注概念的建構
帶著問題學化學,要關注化學基本概念的自我建構。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的過程是知識在人的大腦中自我建構的過程。知識就如同一棵樹苗,一旦栽入土壤,就必須依靠根莖和葉片從周圍的土壤和空氣中吸收營養,因而必須澆水灌溉、施加肥料。一棟大樓,必須依靠腳手架架構起大樓的骨架,否則即使有磚、有水泥、有鋼筋,也仍然不能變成大樓。課本上的化學知識,要成為大腦中的知識、能夠應用自如的活的知識,就必須進行化學基本概念的自我建構,帶著問題學化學。如學習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首先,需要弄清什么是氧化,什么是還原等基本概念;其次,明確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特征和本質;最后,創新應用,進一步思考該知識在生產和生活實際中的應用。
三、樹立探究意識
帶著問題學化學,關鍵在于樹立探究意識。化學新課程最大的特點是探究。無論是必修還是選修,都有著豐富的探究內容,如“交流·研討”、“活動·探究”、“實驗探究”、“觀察·思考”等。在化學學習中,我們可以從化學在生產、生活實際中的應用進行探究,可以借助化學實驗進行探究,可以利用圖表進行探究,也可以就化學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探究,包括解題方法、計算方法、實驗設計方法等。
學習化學的方法:
1、堅持課前預習積極主動學習
課前預習的方法:閱讀新課、找出難點、溫習基礎
(1)、閱讀新課: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
(2)、找出難點: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3)、溫習基礎:作為學習新課的知識鋪墊。
2、講究課內學習提高課堂效率
課內學習的方法:認真聽課;記好筆記。
(1)、認真聽課:注意力集中,積極主動地學習。當老師引入新課的時候,同學們應該注意聽聽老師是怎樣提出新問題的?當老師在講授新課時候,同學們應該跟著想想老師是怎樣分析問題的?當老師在演示實驗的時候,同學們應該認真看看老師是怎樣進行操作的?當老師在對本節課進行小結的時候,同學們應該有意學學老師是怎樣提煉教材要點的?
(2)、記好筆記:詳略得當,抓住要領來記。有的同學沒有記筆記的習慣;有的同學記多少算多少;有的同學只顧記,不思考;這些都不好。對于新課,主要記下老師講課提綱、要點以及老師深入淺出,富有啟發性的分析。對于復習課,主要記下老師引導提煉的知識主線。對于習題講評課,主要記下老師指出的屬于自己的錯誤,或對自己有啟迪的內容。或在書的空白處或者直接在書里劃出重點、做上標記等,有利于騰出時間聽老師講課。此外,對于課堂所學知識有疑問、或有獨到的見解要做上標記,便于課后繼續研究學習。
課內學習是搞好學習的關鍵。同學們在學校學習最主要的時間是課內。在這學習的最主要時間里,有些同學沒有集中精力學習、有些同學學習方法不講究,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學習水平的發揮。
3、落實課后復習鞏固課堂所學
課后復習是鞏固知識的需要。常有同學這樣說:課內基本上聽懂了,可是做起作業時總不能得心應手。原因在于對知識的內涵和外延還沒有真正或全部理解。這正是課后復習的意義所在。
課后復習的方法如下:
(1)再閱讀:上完新課再次閱讀教材,能夠學新悟舊,自我提高。
(2)后作業:閱讀教材之后才做作業事半功倍。有些同學做作業之前沒有閱讀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題來做作業,事倍功半。
(3)常回憶:常用回憶方式,讓頭腦再現教材的知識主線,發現遺忘的知識點,及時翻閱教材相關內容,針對性強,效果很好。
(4)多質疑:對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多問些為什么?能夠引起再學習、再思考,不斷提高對知識的認識水平。
(5)有計劃:把每天的課外時間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學習的內容加以復習;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
4、有心有意識記系統掌握知識
有意識記的方法:深刻理解,自然識記;歸納口訣,有利識記;比較異同,簡化識記;讀寫結合,加深識記。
有意識記是系統掌握科學知識的途徑。有意識記的方法因人而異、不拘一格。形成適合自己的有意識記方法,從而系統掌握科學知識。
上一篇:小學四年級語文成績不好怎樣提高
下一篇:怎么努力才能提高成績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