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老師溝通孩子的學習
小小馨欣兒吖
2022.10.31 16:12
1540瀏覽
1回答
小櫻桃的mm
作為家長很關心孩子的學習,那就避免不了要和老師進行溝通,孩子成績退步了,家長首相要正確認識與老師溝通的重要意義,然后充滿信任和尊重的于老師進行溝通,與老師溝通的時候要采用有效簡潔的方式。
如何跟老師溝通孩子的學習?
1、聽老師講述原因
對于孩子成績下降的原因分析,老師有主要的發言權,家長要耐心地聽老師講述孩子的表現。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老師只是客觀地反映孩子的在校表現,并不是故意在貶低自己的孩子,目的也是為了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2、與老師共商提高孩子成績的方法
家長與老師互相溝通完孩子成績下降的原因以后,家長要主動提出請老師對自己的家庭教育提出建議。家長也可以跟老師講一講自己的想法,老師會從專業的角度給予評價,這樣做也能讓老師感受到家長對孩子學習的重視程度,更愿意與家長通力合作。
3、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
家長聽老師講完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還要跟老師反映一下孩子的在家學習情況。當然,家長要關注孩子平時的學習情況,才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家長向老師反映這些情況可以達到兩個目的,一個是跟老師核實孩子的學習方法是否存在問題,如果有問題,家長可以請老師向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議,幫助孩子糾正錯誤的學習方法;另一個是讓老師全面地了解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和做法,進而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
家長與老師溝通時需要注意什么?
1、找好時機
有的家長在上午給老師打電話。但忘了上午老師一直在上課,這個時候打電話給他,他當然沒有辦法接電話。可以在接送孩子的時候,家長可以問問孩子在校的情況。老師下班之后,但家長要注意提前打招呼,不能占用老師太多私人時間。老師家訪的時候,家長可以跟老師進行更深入的溝通。好溝通需要時機,選對溝通時機,是有效溝通的良好開端。
2、坦誠溝通
不少家長跟老師溝通后,經常會覺得沒有效果,其實問題就出在雙方沒有達成共識。有了坦誠的溝通,我們就能很容易地跟老師達成教育孩子的共識,從而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3、放平心態
家長不喜歡找老師溝通,主要是自己有心理包袱。有的家長因為孩子表現不好,怕老師怪自己;有的家長擔心自己跟老師意見不一致,容易起沖突;還有的家長覺得自己文化水平低,不敢去見老師。要發自內心地尊重老師,無論什么情況,都要做到冷靜對待;最后,要積極行動,大方自信地去見老師,用平等的態度跟老師交流。沒有了心理負擔,溝通就會變得更輕松。
上一篇:高中歷史難嗎
下一篇:小孩子學習成績差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