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老師溝通孩子的問題
辰明媽媽
2022.11.05 18:10
455瀏覽
1回答
寶貝吹泡泡
當家長們學會放下對立的有色眼鏡,更加理智的對待與老師的每一次溝通,并且保持主動溝通的態度,那么就可以與老師保持好緊密的信任與合作關系。
如何和老師溝通孩子的問題?
1、要積極主動,但是也要適時適度
很多家長擔心自己去跟老師交流孩子情況的話,會耽誤老師的時間。有的家長臉皮比較薄,認為如果自己主動去跟老師交流孩子的情況的話,可能會打擾到老師的工作、生活,擔心老師不歡迎自己。
其實,這個擔心是沒必要的。家長如果主動去聯系老師的話,對老師來說其實更加方便。因為如果老師一個個去家訪的話,肯定需要更多的時間。如果父母能夠主動聯系自己的話,不僅老師省時間,對孩子的了解肯定也更全面。很多老師其實更歡迎家長主動來聯系自己,跟自己一起交流、商討孩子的教育方式。但是,聯系老師的時候,一定要適時適度。不要堆積一堆問題,或者等到問題嚴重的時候再去找老師。
2、把自己的想法和問題簡單講給老師
在跟老師溝通交流的時候,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問題簡單講給老師,但是不要過多地抱怨。
很多家長在跟老師溝通的時候,往往傾訴比較多。其實,在跟老師交流孩子情況的時候,家長應該把問題和自己的想法簡單講給老師,而不是把老師當成知心大姐姐、當成傾訴的對象,一直抱怨。
如果家長過多的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怨憤的話,不僅令老師尷尬,對孩子也是沒有任何意義和幫助的。所以在跟老師交流的時候,家長首先就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問題。把這些講給老師之后,再多聽聽老師的意見。只有當家長能夠放平心態,在跟老師交流的時候,才能得到有效的建議。這樣的話,對孩子也會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
3、抓住一切機會,跟老師多多互動
比如,現在有很多的班級微信群。家長就可以通過微信群或者朋友圈,多跟老師交流。當然,并不是每天的簡單問候,比如問:孩子今天怎么樣?表現怎么樣?而是可以通過一些相關類型的文章,發給老師或者發到群里,咨詢老師的意見。也可以讓老師多多分享經驗文章,這些都是有效的交流方式,都有助于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4、要注意禮數
在跟老師交流孩子的情況的時候,要注意禮數周全,家長跟老師交流孩子的情況,目的是更好地了解孩子。所以,掌握有效的溝通方式,才能得到有效的信息,幫助自己更好地了解孩子。家長在跟老師交流的時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把它想成是巴結老師。
5、不摻雜個人感情的描述孩子問題
對于孩子的問題,我們要盡量不摻雜個人感情的客觀描述,而不是帶有主觀的臆測。多談個人做了什么,而不要說要求老師做什么。比如說孩子數學不好,就談談孩子在哪些方面存在問題,自己在家又做了哪些,而不要說老師什么不關注孩子,沒有重點照顧,也不要說讓老師做什么。
上一篇:一年級孩子語文成績差怎么辦
下一篇:一年級孩子上課紀律差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