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逃課正確處理方法
毅菡寶媽
2023.11.03 18:14
615瀏覽
1回答
小言的媽媽
小孩子逃課和家長的教育有著一定的聯系。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愛和溫暖的家庭中,孩子就不會產生任何不良的思想,甚至是面對所有困難都會有一個積極樂觀的態度,根本不會做出逃課的行為。
小孩子逃課正確處理方法:
1、為孩子創造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
這一點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完整或者家庭氣氛不和諧的家庭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從而使孩子滋生孤僻、反叛的心理。父母應該充分考慮到這一點,盡量避免發生爭吵及離異,以免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
對于孩子的逃學行為,父母首先應該通過與孩子談心了解孩子不愿上學的動機和原因是什么。孩子逃學原因很多,包括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成績差、貪玩、怕老師懲罰、怕人嘲笑、受人欺負、同伴誘惑等。
2、父母要針對孩子的問題進行誘導,不可打罵孩子
對待孩子的逃學現象要切忌情緒沖動,不能不問青紅皂白,就對孩子進行教訓。這很有可能將孩子原本不多的求學熱情掃蕩得一無所存,也易使孩子因怕被打罵而撒謊。要講事實說道理,講明到學校學習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孩子遵守規矩、熱愛學習的品性。
父母應該注意選擇孩子交友的對象,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與孩子來往的伙伴都是一些愛逃學、怕學習的學生,孩子之間就會互相影響,一起商量著逃學后去干什么、如何向父母撒謊等。所以父母要仔細了解和觀察來往的其他孩子的表現,如發現孩子與別的孩子一起逃學,就應該與別的家長一起糾正孩子的逃學行為。
正確的做法應是來個“冷處理”,先平息自己心中的怒氣,然后再積極地去了解孩子逃學的原因。弄清原因,才能對癥下藥,教育好孩子。
3、加大孩子心理干預力度
為了杜絕孩子厭學逃課逃學現象,不父母在平時要加大對學生的心理干預力度。通過多與孩子交流溝通,及時發現孩子厭學的思想苗頭,以及及時發現孩子逃課逃學現象。結合孩子厭學逃課逃學現象,與孩子面對面的講述,逃課逃學對自己學業,對父母期望,對學校加強管理等方面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危害,從而促使孩子自覺改掉厭學逃學逃課現象。
4、合理放手
父母通過對逃學孩子的了解和觀察,往往可以知道孩子逃學后去干了些什么事情。如果孩子逃學后只是為了貪玩或者為了興趣愛好,如去釣魚、游泳、踢球等,父母就應該給孩子安排一定的娛樂時間;不要總對孩子限制得太多,連正常的文娛活動都沒有。孩子正常的興趣只要得到一定的滿足,就不會通過逃學的方式來進行了。
小孩子逃課的原因:
1、對某門課程不感興趣,感覺坐在教室里就是煎熬
孩子如果遇到自己特別偏科的科目,孩子剛開始或許會想辦法彌補,但當堅持一段時間后效果不太明顯,孩子就有了逃避的心思。想著坐在教室里備受煎熬,還不如逃課來得舒暢,因為只有逃課自己才有其他玩樂的選擇,否則就只能在教室里度秒如年。
2、不喜歡某個任課老師,所以選擇逃課
想要學好一門課程,不僅孩子的學習態度和興趣很重要,老師的教學方式等問題也是比較重點的。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有些一根筋,如果老師在氣頭上兇猛地批評了他一次,他不僅不會感受到老師的大愛,反而認為這是老師對自己的詆毀,于是因為對一個老師的好感下降,轉而討厭這個老師所講授的課程。
愛屋及烏的說法,大家都是耳濡目染的。但其實同樣的道理,青春期孩子也會因為討厭一個老師而放棄一門學業,不僅不想聽這個老師的聲音,更不想看這個老師一眼,所以只要是這個老師的課程,自己就想方設法要逃課。
3、孩子不斷用叛逆來表明自己的獨立和成長
隨著身體的快速發育,以及迅速長高的個子,很多孩子就開始給自己定義為一個大人,一個能夠隨心所欲,不被任何人擺布的大人。
在孩子看來,逃課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是體驗自己最為能干的得意之舉。一方面因為學習壓力繁重,一方面也體現了孩子叛逆的性格特點。與其說孩子逃課是向往自由,不如說孩子其實是想沖破各種條條框框,與家長對抗,以此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不想被任何人擺布。
上一篇:孩子叛逆逃課不回家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不想讀書了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