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學校門口不肯去學校
均均的520
2023.11.04 18:49
578瀏覽
1回答
步琳萌新
孩子到學校門口不肯去學校怎么辦?
1、接受情緒比改正行為更重要
雖然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的情緒來的太過古怪。孩子一到學校門口就產生恐懼,雖然不一定是孩子真的發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我們必須重視孩子的情緒。因為情緒不會騙人,雖然我們的情緒是不分現實和想象的,但是我們必須重視這種情緒。孩子有了情緒我們必須重視,并且看到他的情緒,去幫助孩子紓解他的情緒,他才能更好的去面對自己的恐懼。
2、接受的是情緒,而不是行為
做到理解孩子,但不能允許孩子不上學。家長需要讓孩子認識到生活的苦難和他們現在的責任。小孩子就是學習的時候,學習就是他們的工作和責任,所以必須去。不去也可以,在家安排很多任務,讓孩子去感受到父母的艱辛,孩子自然就愿意去上學了。
3、培養孩子的學習動力
首先家長要灌輸給孩子一種意識,那就是不要為了考試而學習,成績代表不了一切,只有有用的知識才能讓自己以后成為好的人才有更多的選擇。其實很多孩子做作業拖拉,集中不了注意力是因為他們沒有計劃完成學習,當你給孩子準確的目標后,會提高他們做作業學習的成就感,是兩全其美的好方法。
4、家長要以身作則
不要讓孩子模仿你的行為,成為和你一樣的人。畢竟任何時候學習都是重要的,只有凡事有條理地進行,才能給孩子樹立很好的榜樣。另外家長不要經常批評孩子,一個懂得發現孩子閃光點的人,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要相信你的孩子就算獨一無二的,一定有著別人身上沒有的優點。
5、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環境
培養孩子成長是一件長期且漫長的事情,千萬不能著急。雖然你的孩子在學習方面不上心,但他在別的方面一定保持著興趣。在充滿愛和鼓勵的家庭下長大的孩子,將來一定不會太差。整個過程中,家長要對孩子有耐心,在他沒有做完作業的時候,遇到難題解不開的時候,對孩子進行適當的鼓勵,不要讓他覺得連父母都不支持他,從而對學習產生排斥。
孩子到學校門口不肯去學校的原因:
1、在學校里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
當孩子處于一個新環境、父母不在身邊時,他不得不獨立面對遇到的所有問題,孩子自然會焦慮、害怕。
沒發生事情還好,但如果發生什么事情了,比如說“做操的時候,他做得不好或者很多動作還不會,被老師批評了”,又比如“吃飯慢或者吃飯的時候,桌上或者地上有一些飯菜,被老師批評了”,再比如“作業做得不合要求,被老師批評了”,這些都是打的比方,不一定每個孩子都是這種情況。
總之,是諸如此類的,遇到了一些讓自己不愉快的事情,他又沒辦法解決,就只能選擇逃避了。
2、無法適應團體生活
學校的團體生活和幼兒園相比是有很多不同的,有一門一門的課,遵守課堂紀律,課堂上還要使用各種文具,回答老師的提問,做操按順序排隊等等,有很多的規則需要遵守。
開學頭一個星期,老師理解學生們需要適應,所以要求的尺度較寬松。但一個星期后,老師覺得學生們應該都能守秩序了,即會提高要求。如果遇到一些嚴厲的老師,自然會給一些適應新環境相對來說慢一點的學生帶來不開心的體驗。
3、不想離開媽媽
因為去上學,就意味著要和媽媽分開,而如果呆在家里,就可以和媽媽呆在一起,這樣媽媽就可以像自己小時候那樣愛自己,照顧自己,滿足自己。自己在媽媽面前,可以做個任性的寶寶,可是在學校可能要遵守各種約束和紀律。這樣的行為,說明孩子在心理上沒有和媽媽分化開,離開了媽媽的世界,自己無法單獨存在。
上一篇:孩子總是覺得學校不好怎么辦
下一篇:初中孩子不愿意去學校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