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會自主學習怎么辦
小小家伙真可愛
2023.11.05 11:59
594瀏覽
1回答
小玖的寶媽
自主學習也是一種能力,是可以通過引導來提升的。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當然要靠家長來幫助提升,首先一定要讓孩子正確認識學習,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然后慢慢通過實際教導和具體措施,讓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這個過程是緩慢的,希望家長可以保持耐心。
孩子不會自主學習怎么辦?
1、讓孩子認識到讀書學習是自己的事情
家長不能過分督促孩子學習,被督促著學習,孩子就非常被動,時間一長就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孩子就會認為,我讀書就是在幫你們讀,因為,是你們逼著我上學的。所以建議,督促孩子只能適當,而且要講究方法。
心理學研究證明:老調重彈,反反復復說同樣的話,會讓人產生一種習慣性的模糊聽覺,也就是明明在聽,卻根本不入心里去。家長應該多利用一些認真對待學習,讓人欽佩、感人的故事,讓孩子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情,要獨立、認真、扎實地做好學習中每件事情,以達到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2、糾正孩子的依賴感,幫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當下的經濟和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很多父母和長輩都存在過度寵溺孩子的現象,凡事都喜歡幫孩子包辦好。在輔助孩子學習上,也習慣幫孩子安排好所有事項,比如幾點該寫作業了,什么時候又該背單詞了……
其實這樣很不利于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長期下去就產生了依賴感,試問這樣的寵溺下,孩子怎么可能會主動學習呢?因此,想要孩子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首先就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主,自己安排學習和生活。
其次,父母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詳盡“的學習任務表,所謂的”詳盡“就是要針對一星期或是一天的時間,安排決定自己在每個時間段做什么練習等,要把一天的時間表基本上安排好,這樣就可以督促自己按照計劃實行每一步。一個好的計劃可以促使事情按照既定的目標發展,還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3、培養孩子學習鉆研的興趣
父母需要悉心觀察,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發現中得到快樂、在研究中獲取知識、在探索中提高自主參與的意識和能力。家長要鼓勵孩子好奇、好問,鼓勵孩子從多角度分析問題,逐步培養求異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輔導孩子利用多種方式去探究,利用工具書、在網上搜索、去圖書館查詢知識等,讓孩子體會到攻克難題后的喜悅。
4、設定合理的目標
很多父母都會替孩子設定一個目標,比如”這次期末考試必須考前十名“。這樣的目標叫做成績目標,即用取得的成績來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另一種目標叫做掌握目標,即把自己是否獲得新的技能作為衡量自己是否成功的標準。
大量的研究都發現,掌握目標的孩子比成績目標的孩子更愿意選擇有挑戰性的任務,在休息的時候也更愿意選擇一些課程去學習,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他們更愿意嘗試一下。所以父母應當引導自己的孩子選擇掌握目標,應當多問孩子”今天學會了什么“而要少問”考試考了第幾“。
5、在學習過程中,對孩子進行方法指導
通常,孩子的學習計劃應由他本人親自制定,交與父母參謀。當孩子能夠堅持按照計劃行事,并養成良好的習慣后,孩子就打開了自主學習的大門。
孩子不會自主學習的原因:
1、孩子的玩癮太大
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因為玩而丟棄了其他的東西,這就失去了玩本身的意義。現在的孩子基本上人手一臺手機,網絡時代,孩子玩手機都是正常的。但是作為父母的一定要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就比方說一天只允許孩子玩一個鐘或者是兩個鐘到點就一定要上交手機。不能夠隨意地讓孩子想玩多久就玩多久,甚至晚上睡覺的時候都通宵玩。如果家長對這個問題不管不顧,那么最終毀掉的是自己的孩子。
2、沒有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孩子一放學回家就只顧著玩兒,這證明孩子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小我們就應該引導孩子,放學回家要先完成家庭作業,再做其他的事情。(或者是看半個小時后立馬寫作業)很顯然,孩子每次都要媽媽去催才會拿作業出來寫。
3、挫敗感
孩子好不容易能夠坐在桌子上好好寫作業,結果卻因為有錯題,卻被媽媽大罵一頓,甚至被說是豬腦子。孩子學習的激情一下子就降到了谷底。孩子的內心是滿滿的挫敗感。孩子受到這樣的挫折以后,如果內心沒有及時地得到安撫,孩子就很容易對學習失去信心,更別說主動學習了。
上一篇:青少年厭學一般是如何解決的
下一篇:孩子不要學習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