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不想上學了怎么辦
家有倆寶
2023.11.05 21:14
724瀏覽
1回答
Mandy是曼曼啊
剛進入大學的學生,都滿懷激情的學習,一般都會很努力,但到了大二以后發現高年級的有的學生不用功,也產生了偷懶的想法,并開始逃課,如果這個時候沒有醒悟,那么,在大三的時候就會出現厭學的行為,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在發現孩子出現厭學征兆的時候就及時的引導他。
大三孩子不想上學了怎么辦?
1、改善環境,愉悅心境。
要改變厭學學生對生活的態度、對學習的認識,首先就必須要改善他們所處的環境。一個好的環境需要社會、家庭、學校之間相互配合。
社會的鼓勵、家長的關懷、教師的重視、同學的友好都有利于營造一個重學、樂學的氛圍,消除厭學學生被拋棄、被歧視的感覺,對學習由厭惡感、恐懼感變為愉悅感、舒適感,從而積極、主動、愉快地開始新環境中的生活、學習。
2、正確看待厭學情緒。
厭學情緒的出現并不是很可怕的事情,在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在某個階段或多或少的出現厭學情緒。你要學會正確看待厭學情緒,不要排斥抵觸這種情緒,這只會增加你心理的壓抑、痛苦。
越是有這種情緒壓力越是走不出厭學的困境。厭學,那就歇歇,養足精力再去學習。學習的路上有很多的攔路虎,這只是其中一個,要相信自己能夠克服它。
3、改變觀念,接受自我。
讓厭學學生重新認識自我價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這是變厭學為樂學的重要一環。應認真地發現厭學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良好、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行為,從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斷強化,讓他在前后比較中接受自我,認識到自己并非無可救藥。
而是能學好的,相信自己也是一個有能力、有前途、受尊重的以,改變自己無能的觀念。當然,對厭學學生的評價必須客觀、中肯、善意,不能諷刺偏激,以免增添逆反情緒。
4、改善學習環境。
學習環境對于學生來說無疑是很重要的,只有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才能靜下心來學習,一個好的學習環境需要社會、家庭、學校之間的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孩子在壓抑的環境中沒有辦法正常學習,或者所處環境打擊自信心,得不到被重視的感覺。
久而久之,便會演變為厭學情緒。家長、老師、同學要營造一個重學、樂學、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幫助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變為愉悅、舒適的感受。從而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5、培養興趣,樹立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厭學學生對自我價值有了新的認識后,隨即就要開始自我實踐,這種嘗試結果的好壞是他們能否我徹底轉變自己的關鍵。
要盡量創造環境,讓厭學學生在實踐中培養興趣,品嘗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樹立信心、堅定信念,徹底矯治厭學的心理障礙。
6、接受自我,認識自我價值。
對于自己的學習不要總想著一步登天。厭學是因為你沒有勇氣面對在學習中的失敗。要慢慢的接受現在的自己,肯定自己、認識自我價值。改變自己不行、不會的觀念。在學習中遇到困境要學會尋求別人的幫助,勇于面對挫折。在壓力中學會放松自己,在逆境中學會尋找動力。
上一篇:16歲男孩不上學適合干什么
下一篇:孩子一定要手機不然就不上學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