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何會厭學的六大原因
小文媽媽
2023.11.08 16:57
443瀏覽
1回答
小月亮媽咪
許多家長都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一個難題,那就是孩子產生了厭學心理。產生厭學心理的孩子對學習表現出無趣、厭倦、冷淡等消極情緒,并將這些情緒付諸到實際行動中,比如曠課、逃學、早戀等問題。面對厭學的孩子,家長最需要做的不是著急,而是冷靜地分析原因,加之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走出厭學困境!
孩子為何會厭學的六大原因:
1、缺失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缺失是導致厭學的重要原因。有的孩子無學習動機,學習處于被動狀態,通過老師逼、家長壓來完成學習任務。有的則是負動機,對學習有認知,但其看法是消極的,甚至是錯誤的,認為讀書是苦差事,讀書無大用,沒有讀書照樣可以做生意賺大錢。
2、對學習失去興趣
興趣能促使人喜愛從事某項活動,厭學的學生大多數是將興趣由學習轉移到其他事情甚至是社會不良活動上去了,這樣,不僅對學習不感興趣,反而討厭學習、反抗學習。
3、家長期望過高
過高的期望值與功利意識也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而厭學。許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于是對孩子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當孩子達不到標準時,便采取不正當的措施,有些孩子能夠忍受,有些孩子干脆想反正達不到要求,索性放棄追求。
4、意志不堅定,遇到挫折就放棄
許多學生雖然主觀上有學習的愿望,但學習畢竟是一項艱苦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時間及毅力,目前的中小學生幾乎都是獨生子女,是父母的寵兒,因此很多學生堅持性差,意志薄弱。一旦碰到困難便打退堂鼓,害怕去學、去動腦,長期下去,便產生厭學情緒。
5、學習不見進步自我放棄
有的學生雖然有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也愿意付出努力。但無論怎么用心,總是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很大原因是因為他們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而不自知。于是產生不管怎么努力都不會有好成績的苦悶心理,進而自我放棄學習。
6、師生關系的影響
有的教師對優生和厭學學生存在著不同的教育價值觀。客觀上造成了學生的學習機會的不均等。教師教學方法不科學,對“好學生”“差學生”差別待遇,都會引起學生對某一學科甚至對學校的厭惡情緒。
孩子厭學怎么引導?
一、家長要關心孩子的成長和學習
了解孩子在學習上的苦惱,幫忙分析孩子產生厭學的原因,共同尋找解決方案。避免給孩子打擊,如隨意給孩子下定義,認為學習有問題,原因無非就是孩子笨或懶。尤其不要說別人家的孩子比他優秀來打擊他。
二、父母不要給孩子施加過多的壓力
這時父母一定不要繼續再給孩子施加壓力,一定要先減輕孩子的負擔。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而輕松的學習環境,讓他能在高壓學習的環境下有喘息的機會,同時要多和孩子溝通,避免揠苗助長。
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能使學習成績事半功倍,學習成績提高了,自然覺得學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慢慢的也就喜歡學習了,并用主動學習,最終消除厭學的情緒。
四、父母要給予孩子理解與鼓勵
當孩子有了厭學的表現,家長也不要過度緊張,每個人在學習階段都會產生不想學習的念頭,這個時候父母應該多多開導孩子。
調節孩子的情緒,適當用一些小獎勵來鼓勵孩子讀書學習,給孩子制定幾個比較容易實現的小目標,在孩子完成之后給予他鼓勵和夸獎。讓孩子體會到認真學習的成就感,隨后逐步增加目標難度直至孩子擺脫厭學的情緒。
五、調整教育方式
和孩子多進行心平氣和的交流溝通。面對孩子的厭學情緒,不要總是以高姿態的口吻教育孩子,不是責怪就是吵罵,總說孩子不學習就是對不起自己辛辛苦苦養大他。
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不能讓孩子突然“醒悟”,相反,還會加重孩子的厭學心理。家長應該及時的和孩子溝通,了解厭學的背后原因,找到根源,和老師共同幫助孩子走出厭學情緒。
上一篇:孩子厭學產生的原因一般有哪些
下一篇:孩子產生厭學的原因及對策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