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家長對著干是啥心理
叮當小可愛lv
2023.11.16 13:43
491瀏覽
1回答
手忙腳亂的姊妹麻麻
孩子和家長對著干是啥心理?
1、父母教育方式偏激
有一些孩子之所以不愿意聽從父母的話,就是因為他們覺得父母的教育方式實在是比較偏激,他們還是沒有辦法認同自己的父母,所以才會造成一副不愿意考慮父母感受的樣子?,F如今的確有一些父母做事是比較偏激的,這也就助長了孩子不愿意聽話的一點。
2、覺得父母沒有道理
當孩子擁有辨明是非的能力之后,他們就會各種思考父母的話,所以當他們覺得父母說的話沒有任何道理的時候就會選擇作罷。所以并不能夠證明孩子不聽話,只是他們在面對一些問題時有基本的判斷能力了,父母唬不住他們了。
3、自我意識在不斷崛起
其實孩子不愿意聽從父母的話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這是因為他們的自我意識不斷崛起,他們發現有些事情可以自己做考慮,完全沒有必要聽從父母的感受。往往在自我意識萌芽期這段時間內,孩子的叛逆心理是非常嚴重的。父母越是管制著孩子,孩子就覺得越是不痛快,所以雙方之間的關系明顯不和。
孩子跟家長對著干該怎么辦?
1、積極傾聽和反饋
一個適當的眼神接觸,開放的姿勢鼓勵他說,聽完后對重要關鍵的觀點準確回應:“你是說……這個意思嗎?”準確把握孩子的情感反應:“你非常擔憂自己的學業;你與同學相處很困惑是嗎?”這樣孩子覺得是在認真聽他所說的話,認真對待他的問題,才會進一步與父母交流。
2、代替懲罰的方法
當孩子做錯事了,父母明確自己的立場和期望,但不攻擊孩子的人格,提供孩子選擇的機會,告訴孩子怎樣彌補自己的失誤,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的后果。
3、適當的陪伴
當孩子情緒不穩定時,父母切不可嘮叨,只要在身邊陪伴或保持適當空間,做一些實際性幫助即可,如照顧好起居飲食,一聲問候,反而讓孩子感到有安全感和親切感。
4、不要強加給孩子任何觀點
不要強行地把自己的觀點加在孩子的身上,不要過于武斷,一定要說出你到底為什么不同意孩子的哪個觀點,理由是什么?而不是一味地否定他所說的一切,然后再說出你的看法,這樣的方式是不夠積極有效的。
5、帶孩子參加一些社交活動
讓孩子與他人保持一定的溝通交流,因為孩子與他人的談話其實也能夠達到一種疏解的目的。并且在一種輕松的氛圍內,會讓孩子們有共同的參與感,感覺到一種平等。他的人生價值觀和想法會逐漸的成熟。談話應該自由自在,能夠讓孩子愿意發揮。這樣的氛圍和交流的過程能夠緩解孩子的緊張情緒與精神壓力,可以向家長自由自在地訴說自己的憂慮和苦惱,減輕孩子的逆反心理。
上一篇:對于迷戀網絡的孩子應如何應對
下一篇:對于不懂感恩的孩子該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