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么跟孩子溝通
媽媽愛程程寶貝
2023.11.18 11:37
412瀏覽
1回答
手忙腳亂的姊妹麻麻
父母怎么跟孩子溝通?
1、注意眼神交流
“察言觀色”這四字大人會,孩子也會,可是家長往往不會用這四字來給孩子傳達正確信息,無論哪種與孩子相處的模式中,父母的眼神對孩子都是至關重要的,父母一個嚴厲的眼神,可能對孩子就變成了:“我是不是做錯了什么?怎么辦?”其實父母的本意只是希望孩子注意一下,并沒有想其他,反之父母對孩子如果用溫柔親切的眼神去傳遞信息,孩子內心也會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重視,從而讓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2、溝通時面帶微笑
當孩子和父母學會溝通時,即使父母在忙,也請停下手中的事聽孩子慢慢訴說,千萬不要以敷衍式的回答來應付孩子,這樣的話,孩子的內心會非常受傷,即使是孩子說一些無關緊要的話,也請給孩子一個微笑,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重視了,父母也應讓孩子知道,面帶微笑最易受到歡迎,因為微笑在外觀上給人以美感愉悅,并喚起對方友好熱情的信任。
3、善于發現孩子優點
作為父母,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長處,每個人都有優缺點,我們都希望優點被肯定,缺點被淡化,對于孩子也是一樣,孩子也希望自己的優點能被父母發掘,并給予鼓勵。很多父母總覺得別人的孩子是天才,自己的孩子像個蠢材,別人的孩子是金子,自己的孩子是沙子,有這樣的心理,父母就永遠不會主動發現孩子身上閃光的地方。所以父母要學會用發現的眼光,能發現孩子長處的父母是稱職的父母。
4、學會換位思考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常常徘徊在犯錯的邊緣,父母犯錯最大的地方就是把自己的感受強加在孩子的身上“我覺得你現在應該感到高興了,因為我覺得很好。”很多這樣的情形,都是建立在“父母”的感受之上,而沒有去考慮孩子的真實感受,孩子要的其實就是父母的關注,希望父母明白自己的感受,然后耐心地接納,所以父母應該多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看待事情。
5、學會傾聽,與孩子平等交流
家長要允許孩子發脾氣。學會傾聽,是建立親子交流渠道的第一步。假如孩子正因某事而大動肝火,家長要允許他發脾氣,給他一個發泄的機會。這時,家長不妨停下手頭的工作,安靜地坐好并凝視孩子,做一名聽眾,認真地聽他傾訴,不要左顧右盼,更不要打斷他的話。這樣做就等于告訴孩子:“你是我們所在意的,我們在認真地聽,請你大膽說出你的感受或問題。”
6、家長以身作則
孩子對事物的認知、理解大多還處在學習和模仿階段,父母的優點和缺點都容易被孩子學到手。因此,家長必須注意自己平時的言談舉止,給孩子做好表率。同時,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影響極大,因此父母要努力營造和睦、祥和、溫馨的家庭氛圍。
7、家長的尊重、信任是基本前提
這意味著溝通雙方必須是平等的。當遇到問題時,家長要表現得更民主、親和一些,與孩子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不可獨斷專行。當孩子向父母求助時,父母提出的指導建議要具體翔實。至于解決問題的途徑,父母最好和孩子一起討論、共同尋找。通過討論,即便一時找不出解決方法,但方向可能會更明確,問題本身也變得清晰、明朗,有助于問題的最終解決。
上一篇:高中女孩早戀怎么辦
下一篇:發現小學的女兒早戀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