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孩子玩游戲就不聽話
常樂無憂
2023.11.23 11:21
428瀏覽
1回答
均均的520
不給孩子玩游戲就不聽話怎么辦?
1、結合“興奮點”,把游戲作為親子溝通的重要話題
游戲是孩子的“興奮點”,但卻是成年人的“痛點”。孩子喜歡的東西,家長卻對游戲閉口不提,甚至提起游戲就生氣發火,那么無疑與孩子之間少了一部分重要的溝通內容。如果家長只重視與孩子進行成績、名次等方面的溝通,忽視了孩子的快樂、友誼、情緒等問題,這種溝通就會成為“偽溝通”所以與其激烈反對,不如因勢利導,把游戲作為親子共娛、構建和諧親子關系的一個橋梁,與孩子在游戲中度過有意義的親子時光。
2、陪伴是最好的管理
家長對孩子玩游戲的主要監管方法是控制時間、費用、設備等,而告訴孩子一些網絡游戲信息、與孩子一起玩網絡游戲的家長非常少。由此可見,家長對孩子與網絡游戲的接觸,規定、監督、限制遠遠高于對孩子的支持與陪伴。如果家長經常陪伴孩子,相信孩子會改變現狀的。
3、提升教育智慧
家庭教養模式對孩子接觸游戲具有特別重要的影響。例如,民主型家庭的孩子對網絡的認識更理性,忽視型和專制型家庭里的孩子玩游戲時間更長、花費更多,沉迷網絡的比例更高。這是因為,親子關系好的家庭,父母用民主的態度對待孩子,孩子也能更好地聽從父母的建議,在游戲時長、花費、類型上都能更理智。而且,民主型家庭長大的孩子,更自信更獨立,成長中遇到問題也能更積極地請求家長幫助,所以家長要注意樹立民主型家庭。
4、讓孩子走出家門
帶孩子出去旅游,需要明白好奇心永遠是孩子的天性,要多帶孩子出去看一看走一走,讓大自然的光和溫暖照進孩子的身體和心靈,也會讓孩子更加的陽關;帶孩子一起鍛煉身體,需要家長以身作則,讓孩子知道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需要在路上,多運動、多鍛煉更加容易讓孩子身心健康;有帶孩子做一些游戲,游戲不僅僅是虛擬世界中才有,現實世界中更多,要讓孩子了解世界,融入世界,他才會擁抱世界。
5、正確認識教育的本質
教育培養孩子,更多的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家長需要明白教育不僅僅是完成學業,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學,最終都會步入社會,面對社會。游戲不應該成為孩子的避風港,真正的避風港應該是家庭。要努力轉變觀念,轉變認識,讓孩子不要成為學業的奴隸,要讓孩子成為自己生活的主角,在自己的生活里健康、快樂地成長。
6、給孩子挑選合適的游戲
游戲并不都是不利的,合適的游戲或許能夠讓孩子很好地發展。孩子在玩游戲的時候,會更放松,心情會比較好,因此,父母可以為孩子挑選一些合適的游戲,有利于孩子成長的游戲。
上一篇:孩子叛逆期怎么管教女孩子
下一篇:怎么保持良好的親子關系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