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不好的行為應該怎么教
愛寶寶hhh
2023.11.26 09:40
504瀏覽
1回答
小櫻桃的mm
在日常生活中,最害怕的就是遇到各種各樣的熊孩子的行為。而很多孩子在家長的寵溺中,行為就會沒個輕重,久而久之,也會漸漸地變得無法無天起來。偶爾的小吵小鬧并不是什么大事,有時候熊孩子為了釋放自己的情緒,甚至會做出一些危險的事情。
孩子有不好的行為應該怎么教?
1、教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意識
家長想要避免孩子做出一些危險,甚至會傷害到他人的行為,平時就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意識教育,明白什么叫做“危險”這一概念。教導孩子哪些行為是危險不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會傷害到別人的。當孩子知道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并且也明白事情做了以后帶來的后果的嚴重性,孩子自然也就會對危險的事情有所規避。
2、良好的親子溝通
孩子很多時候做出一些后果很嚴重的事情,往往就是為了引起家長對于自己足夠的關注?,F在不少的家長為了工作和生活,往往會忽略掉對于孩子的陪伴和溝通。因此,想要孩子更聽話,不經常做出一些叛逆的事情,那么足夠的親子陪伴,保持良好的親子溝通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能夠讓父母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3、家長要控制情緒
家長有時因為孩子的行為問題焦慮、憤怒,忍不住了,便開始數落孩子,這只是發泄家長的情緒,并不能達到溝通的目的。父母劈頭蓋臉地指責孩子,會導致孩子內在價值感降低甚至喪失。所以,溝通的態度是至關重要的,孩子在成長中出現行為問題,家長要心平氣和陪孩子一起去面對,父母情緒越平和穩定,越有助于孩子的調整。
4、家長先學會傾聽,再接納共情
當孩子說“我就是學不進去”、“我就是控制不住要玩游戲”,聽孩子說出原因時,不要著急評判,不然只能讓孩子封閉溝通的欲望,激起反感抗拒,不會有好的溝通效果。家長的及時共情接納,也許能讓孩子升起去面對困難的力量。
5、用商量的語氣提出建議
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父母除了焦慮、憤怒之外,最理智的做法是學習。自己可能不夠專業,那需要向專業的老師學習專業的方法。家長在提出建議時可以說“我從一位老師那了解到一些方法,我們一起試一試,看看能否給你一些幫助?”孩子聽到家長這樣商量的語氣,自然會聽家長的話了。
6、放大孩子的優點
溝通的時候,家長可以適時表揚孩子最近好的表現,越具體越好。比如孩子玩手機時間減少了,就可以說:“我看到你連續三天玩手機的時間都沒有超過三個小時,我知道你在努力控制自己了,這是需要意志力才能做到的,孩子你很棒?!碑敽⒆用恳稽c滴的努力都被家長看到時,會增強孩子內在積極的動力,就愿意繼續去迎向困難,向更好的方向奮進。
上一篇:孩子不會表達與人溝通怎么辦
下一篇:內向孩子不愛說話的原因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