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改變孩子自私的性格
仙女晨晞
2023.11.28 16:53
401瀏覽
1回答
艾西兒寶寶
自私的人,會給我們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這種人往往不會受到大家的歡迎。很多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自私的人,但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難免會經歷自私的階段。為了解決孩子的自私,很多家長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但是效果并不明顯,孩子反而變得越來越自私。
怎么改變孩子自私的性格?
一、身教重于言教。
心理學認為,孩子的心理要健康發展,其實家庭環境的養育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當然家庭環境中角色最為重要的就是我們的父母。很多人說,言傳身教,其實更多的時候身教真的是重于言傳。一個家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真的是很大,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是孩子學習或者模仿的對象。
二、適當地互換角色。
若是孩子經常對分享說“不”,家長可以和他進行角色互換。互換角色的情景,可以讓孩子懂得在他人立場考慮問題。這時我們不妨曉之以理,讓他明白分享是可以帶來快樂的。
三、讓孩子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
家庭中,每個成員有權利也有義務,父母不能把孩子放在享受的位置。主動放手讓孩子做一些家務,雖然孩子年紀還小,不能做得很完美,但是孩子在看到父母做家務的時候,主動地幫助父母,體驗父母勞動的艱辛的同時,會慢慢懂得家庭中的成員要學會分擔,誰都沒權利要求別人伺候自己。
四、支持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
要鼓勵孩子與他人共享所喜愛的物品。同學之間團結互助,群策群力完成集體活動任務,是克服自私的好方式。讓孩子感受為集體做事情的成就感,家長一定要學會傾聽孩子獲得成就感之后的表達,和孩子一起體會這種團結互助的快樂。
五、不要過分寵愛。
家長如果不想讓孩子變得自私的話,那么就一定要記住,千萬不可以過分地寵愛孩子。雖然我們應該愛著孩子,但是愛孩子的同時也要把控住“度”,愛孩子并不代表無條件的滿足孩子,更不是為孩子無條件地去做某些事情來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愛孩子的同時,我們也需要讓孩子變得獨立,這才是我們真正愛孩子的表現。
六、讓分享變得有趣。
家長可以教孩子玩一些協作性的游戲,通過合作和共享讓他慢慢達成目標。分享的學習不應給孩子帶來太大壓力,而是要讓他在游戲中覺得這是一件有趣且快樂的事。懂得分享,可以給孩子帶來很多的快樂,讓他結識到很多好朋友,也能對他以后的學習、生活帶來更好的交流。
孩子自私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
一、孩子得失心重。
孩子之所以自私有可能是因為得失心重,當得到一些東西的時候孩子會開心,可孩子一旦失去了這樣東西,立刻就會變得非常懊惱。對于他們來說,利益必須要被自己占領,而且不能讓所有人侵占。
二、優越感作祟。
優越感也會讓孩子變得特別自私,正因為家庭環境優越,孩子傲于常人,所以孩子總會覺得這一切都應該是自己應得的。他們不愛與人分享,更不愿意與人為伍,這些孩子顯得非常高傲,難以接觸。
三、獨生子女的特殊性。
現在的獨生子女幾乎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自私的問題。由于是家中唯一的孩子,集寵愛于一身,甚至壟斷了父母的整個身心。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東西都先盡他一個人享用,他有什么要求家長就盡量滿足,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使他養成了自私的毛病。
上一篇:怎樣培養孩子自信勇敢
下一篇:怎么增強孩子的安全感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