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導孩子尊重長輩
銘花糖寶貝
2023.10.06 09:05
489瀏覽
1回答
愛寶寶hhh
尊老愛幼自古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何教導孩子尊重長輩也是我們剛開始為人父母時就要學會的技能。但是如果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發(fā)現還在有不尊重長輩的行為,做父母的一定要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
如何教導孩子尊重長輩
1.培養(yǎng)孩子感恩之心
父母有必要讓孩子明白老人對于家庭的付出,讓孩子明白老人的疼愛不是理所應當的。當孩子心懷感恩后自然能夠更加尊敬地對待長輩。不懂得感恩的孩子是很難擁有大格局的。
2.從小事入手
當孩子做出了不懂尊敬的行為時,父母有必要進行懲罰,即便是小事父母也不能放縱。如果孩子做了尊老的行為,即便是小事,父母也要給予夸獎,強化孩子尊敬長輩的正向刺激。
3.父母要利用好榜樣作用
教育孩子孝敬長輩,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樣,平時多體貼關心老人,見面主動問候長輩。父母勞累時,為父母捏捏肩,吃飯時盛飯夾菜,端茶倒水,經常的問候和祝福。
和父母意見不一致時不隨意頂撞或不理不睬,溫和的進行溝通……這些生活小事都能夠讓孩子耳濡目染,受到尊重祖輩的熏陶。
4.可以制造一些機會讓孩子聽祖輩講過去的故事
用家庭日、生日會等活動契機,和爺爺奶奶對話,翻翻老照片,聽爺爺奶奶們講講過去的生活、他們的理想、爸爸媽媽的成長等,讓孩子有機會表達對祖輩的尊敬和關愛,在生活小故事里升華親情。
5.正視祖輩和父輩和孩子之間的差異
祖輩和父輩從成長環(huán)境、人生閱歷、知識結構上都有著顯著的時代差異,這就是我們俗稱的“代溝”。所以兩代人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自然也會存在差距,我們要學會正視這些差異。
在教育孩子中,兩代人要多溝通,尋找教育的平衡點。在教育孩子之前達成共識,形成可行的家規(guī)。只有意識統一了,教育的口徑才會一致,教育的效果也才會好。實在不能達成共識的,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發(fā)生沖突。
這不僅對改善他的行為毫無益處,反而會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帶來更多其他問題。家庭成員之間發(fā)生沖突,那種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會帶給孩子不安全感,對孩子的心理發(fā)展產生不利影響。
孩子為什么不尊重長輩
1.家長對孩子過度溺愛
孩子是媽媽身上掉下的一塊肉,是爸爸的命根子,加上大部分家庭依舊是獨生子、獨生女家庭。一個小孩子有六七個大人照顧,加上有一些老人對孩子也是“愛屋及烏”。
因為對孩子的溺愛,所以對孩子的要求比較少,哪怕孩子有什么不恰當的行為,家長也只是寵溺一笑或者是選擇無視孩子的種種不恰當行為。
2.家長沒有以身作則
都說:“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就需要先學會尊重別人”,讓孩子學會尊重長輩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家長平時對待老人也是口出狂言,總是對自己的父母說一些臟話,那么,孩子在家長耳濡目染的影響下也會有樣學樣。
上一篇:毛躁粗心的孩子怎么辦
下一篇:男孩子的粗心怎么改正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