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打人的心理原因
愷愷麻麻520
2023.12.07 17:28
411瀏覽
1回答
小豬妹!clm
發現孩子打人行為的時候,家長不要過于著急。要先了解孩子真正動手打人的原因。當找到原因后,家長再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在引導的過程中,適當的幫助孩子做出對應正確的選擇。
小孩打人的心理原因有哪些?
1、模仿家長。
家長粗暴,孩子用同樣方式對待家長。父母從來不考慮孩子的自尊,經常當著別人的面打孩子,等到孩子長大的時候很容易使用同樣的方法來對付家長。
2、孩子在變相的“求關注”。
現代社會很多父母都忙于工作,因此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忽略了孩子的成長。為了引起爸爸媽媽的關注,孩子大部分都會選擇用肢體行為來表達自己“求關注”的訴求。
3、沒有合適的方法去表達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面對玩具被搶或者得不到心愛的東西的時候,他沒有別的方式去發泄自己心中的不憤,因此只能選擇肢體行動來強烈表達自己的不滿。
小孩打人家長怎么教育?
一、安撫第一位。
當孩子打了別人,家長需要是第一時間先安撫好孩子情緒,同時向對方家長表示道歉。家長千萬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就訓斥孩子,重點要在孩子情緒穩定后,你了解了情況,再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教育或批評。
二、引導小孩反省自己的行為。
心理學研究表明,攻擊者在看到受害者明顯的痛苦時,往往會停止攻擊,但攻擊性強的人則會繼續攻擊受害者。在這種情況下,家長首先要指出,攻擊性行為會給別人帶來痛苦,導致嚴重后果,引導小孩想象受害者受到攻擊后的感覺和心情。然后再讓小孩換位想象,如果你是受害者,你將會有怎樣的感覺和心情。如果你是個好孩子,又該怎樣做?
三、挑選一些動畫片和孩子一起看。
很多動畫片都有暴力畫面,孩子看多了,就會效仿。家長可以幫孩子挑選一些沒有暴力鏡頭,內容健康的動畫片,而且,陪著孩子一起看,即使發現了一些打斗的場面,及時地給孩子解釋,為什么會打,這個“打”和我們平時生活里的打,有什么不同。這樣孩子才不會盲目效仿,不會讓自己變成一個喜歡用“打”來解決問題的人。
四、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方式。
可以身作則展示父母和鄰居、友人之間的和諧關系,告訴孩子人生來應屬于群體,群體需要協作而不是敵意,比如要讓別人服你,動手動腳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你聰明、友好、團結,同樣也可讓小朋友佩服你。
五、給予孩子關愛。
小孩子是隨時隨地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的,如果在一段時間內,父母對自己不予理睬,他們就會想辦法引起父母的注意,而打人就是孩子慣用的“手段”。所以,父母在平時不要只顧著玩手機,有時間還是要多陪一陪孩子。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