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說話
小小家伙真可愛
2023.12.07 13:41
480瀏覽
1回答
愛笑的琪琪
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有很多自己的小心思,在家庭教育好的家庭里,孩子會非常愿意和家長進行溝通,甚至是討論一些自己的小秘密,因為家長會給予孩子無限的信任和理解。但是家庭教育不好的家庭里的孩子,就會不愿意和父母說話,也是為了避免親子矛盾的產生。
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說話?
1、與孩子溝通中缺乏平等
與孩子平等溝通是很多家長都很容易忽略的事情。當孩子和你表達一些想法的時候,作為家長的你肯定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你還小孩,你懂什么?這樣的話不僅會挫傷孩子表達交流的意愿。更會讓孩子感到與你沒有共同的話題,這就會導致孩子不愿意與家長多說。
2、親子關系不好
良好的親子關系應該是孩子和父母既是親人又像朋友,大家是平等的,是民主的,不是父母控制孩子,孩子沒有發言權。如果親子關系達不到這種境界,孩子覺得反正自己說了也白說,還不如不說,慢慢地就不愿和父母溝通了。
3、孩子的隱私性提高
隨著孩子逐漸的長大,他開始意識到每個人有自己的隱私,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要與父母進行溝通,進行交流。比如說孩子在學期間可能會有一些感情上面的一些事情,或者是自己在其他方面有一些想法,但是這些想法他可能不太愿意跟父母進行溝通。
4、孩子覺得跟父母說話,父母不懂,所以懶得說
隨著孩子獲取的東西越多,和父母的代溝就越深,父母不理解孩子,總是站在自己是父母的高點和孩子對話,孩子覺得跟父母說話很累,還不如不說。事實上,孩子從小是非常喜歡表達自己的各種情緒的,但是父母不好好聽,不好好理解,不和孩子共情,孩子覺得跟家長說啥也沒意思,自然不說了。
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說話怎么辦?
1、父母需要放低姿態
很多父母喜歡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方式進行詢問,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并不是想要真正的與自己溝通,而是想用這種方式表明自己立場而已。如果父母放低姿態,與孩子站在同一個高度,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對自己的尊重,對自己的重視,自然愿意與父母親近,愿意認真的聽爸媽說話,以及做出相應的回應。
2、家長要懂得孩子的心理
家長得更要細致觀察孩子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盡管家長在與孩子交流中有困難,但只要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捕捉孩子的心理,采用迂回的方法,鞭策孩子進步,鼓勵孩子提高,善于采用有效的激勵的方法,不僅使溝通成為可能,而且溝通起來也會順暢無阻。
3、學會聆聽
不僅大人之間需要互相傾訴,互相聆聽,小孩子更需要聆聽。孩子平時會講述自己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家長更應該去聆聽他的想法。只有孩子釋放出了自己內心的情緒,家長才能做到了解孩子,幫助孩子,這樣做利于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
4、不要輕易評判孩子
很多家長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很難擺脫自己“過來人”這個角色,當孩子對自己訴說某件事情的時候會不自覺對孩子的事情做出自己的主觀評價,而很多父母拿捏不好沖突與壓力的界限,對孩子的思想進行主觀評判,會讓孩子感到不適。
5、尊重孩子的隱私
一些家長到了孩子青春期、叛逆期,總擔心孩子出事,時時刻刻監看著孩子,甚至亂翻孩子的東西,侵犯孩子的隱私。這些都會讓孩子叛逆心越來越重,更不愿意和你交流。所以,作為家長要給孩子留一些空間,尊重孩子的隱私。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