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愷愷麻麻520
2023.10.07 17:54
446瀏覽
1回答
簡單小蝸牛
我們常說,教育孩子就像打仗,需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對于家長來說,最需要費腦子的莫過于教育孩子這件頭等大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那么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有哪些呢?
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第一,與孩子約法三章。
管束孩子是告訴他們行為的標準,即什么樣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樣的事情不能做。父母在管束孩子時保持一致,這樣孩子可以建立統一的行為標準。同樣也可以樹立起父母雙方的權威性。不要懲罰得太多,不可從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對他好的表現進行獎勵。
第二,不要去相互比較。
孩子雖小,但是自尊心是有的,他們是能聽懂的。有的孩子聽了就越來越自卑,有的就越來越不聽話。要知道每個孩子是不一樣的,都是個體。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切記不要把自家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家孩子的優點相比。完全沒有可比性。
第三,玩是孩子的天分。
兒童通過接觸具體的、仿真的與生活有關的東西學習,需要與同伴、成人和環境互動交流,游戲使兒童放松且發展專注的工作態度,每個小朋友都喜歡玩游戲,不要去剝奪他愛玩游戲的權利,當然管理要適當。
第四,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盡量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第五,耐心傾聽。
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第六,修正對孩子的期望。
有時家長真的太過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或許是家長自以為能夠做到,但實際上從來沒有做到過!)來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
第七,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平時多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自理能力,對于鍛煉孩子的適應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第八,培養孩子承受挫折和不幸的能力。
如果他沒經歷過困難和挫折,就品味不到成功的喜悅,沒有經歷過困難,就永遠不知道什么叫幸福。良好的承受挫折的能力,百折不撓,不向困難和挫折屈服的精神,是成功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質,所以培養孩子這方面能力,尤為重要。
第九,父母應注意行為舉止。
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教育孩子就是教育本人一個過程,孩子的不良行為,往往是從環境或父母那兒直接傳授下來的。樹立榜樣來教育是發展孩子道德行為的最可靠的辦法。雖然家長不是生來就是爸爸媽媽,第一次當爸爸媽媽要和孩子一起學習。
第十,給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價值觀。
父母需要主動地將基本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教給孩子。以便于孩子在社會上成長。當然,在這方面,身教勝于言傳,我們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樣。創建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很重要的。只有我們以身作則,注重孩子價值觀與禮貌的培養,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第十一,允許孩子犯錯。
想要讓孩子成長,就得允許孩子犯錯。不要孩子一犯錯,就緊張得不讓孩子這,不讓孩子那,還打擊孩子,這些做法都是錯的。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時候總會犯錯,而這些都是寶貴的經驗,這會讓孩子在抵抗挫折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第十二,家長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鼓勵。
當孩子學習、生活上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要給予鼓勵,告訴他:你一定行的,你最棒!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很好的。并且要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當困難來臨的時候一定要勇于面對,想辦法去克服,這樣孩子的抗挫能力才會越來越強。
上一篇:教育孩子的方法
下一篇:進入青春期的女孩怎么教育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