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討好父母的原因
小米娜寶貝
2023.12.08 13:48
605瀏覽
1回答
小言的媽媽
很多時候,孩子被大人吼了之后,往往大人還在生氣或者內疚,但是孩子卻仿佛完全沒有當一回事,反而還會“以德報怨”的過來討好大人。相信有些家長深有體會。許多家長單純的以為孩子只是不記仇,殊不知真相并沒有這么簡單。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就該反思了。
孩子討好父母的原因:
1、父母關系不好
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如果父母關系不好經常爭吵的話,孩子會覺得很沒有安全感,他甚至是會把父母關系不和的過錯攬到自己的身上。他希望自己做得更好,可以讓父母不要再爭吵,同時也擔心父母會拋棄自己。在這種愧疚和恐懼的心理的影響之下,孩子可能會下意識的學會討好父母
2、總是打擊孩子
孩子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都更差,所以難免會犯錯、會不聽話,這個時候如果父母能夠耐心的教育孩子,孩子多半也是會聽的。但很多父母往往沒有這個耐心,脾氣上來了就忍不住威脅甚至是打擊孩子,希望孩子聽話不要惹事。在孩子需要鼓勵和安慰的時候,得到的卻是打擊和威脅,這種家庭的孩子,更容易養成討好型人格。
3、父母偏心或者是忽視孩子的家庭
小孩子天生渴望父母的關愛,一些家庭父母總是在忙,忽視子女,有的子女會怨恨父母,但是也有的子女,會一直渴望。甚至是會做出一些刻意討好父母的行為,希望能夠得到一些關心和關注,這種家庭的孩子,更容易養成討好型人格。此外,在二胎或者是多子女家庭中,那些父母偏心之下被忽視的孩子,也容易養成討好型人格。
如何避免孩子成為討好型人格?
1、尊重孩子的想法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要盡可能尊重孩子的決定。孩子作出的每一項決定,都是有一定原因的,是從心做出的決定。如果一旦長期被父母的質疑和打擊,會讓他們不斷懷疑自己,為了討好父母,會做出不斷退讓的行為,長此以往下去,會使他們養成討好型的人格。
2、不要輕易責備孩子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犯錯誤,是無可避免的,一旦孩子犯錯,不問青紅皂白地責備孩子。只會使他們一遇到錯誤或者問題,就會不斷妥協,向他人道歉。長久以往下去,也會使他們討好型的人格變得更嚴重,更會使他們失去對自我的認同感,甚至還會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迷失自我。
3、不要過度要求孩子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即便父母渴望孩子成才,但是,也不要不斷給孩子提出各種要求。當壓力過大時,為了討好和讓父母滿意,孩子也只能委屈求全,一旦當委屈的情緒過度放大,不僅會影響心理問題,甚至也會是討好型人格,伴隨他們一生。
4、關注孩子的感受
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有很強的情緒釋放需求,我們要多關注孩子的感受,引導他們將情緒釋放出來,獲得安全感。比如當孩子感到委屈、恐懼、焦慮時,我們要積極詢問,與孩子進行溝通,讓孩子能夠感到父母的關心,明白自己的感受是重要的,會贏得他人的尊重,進而在長大以后不去壓抑自身的情感,刻意討好他人。
5、采用鼓勵式教育
雖然我們常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但用在孩子的教育上,一味限制孩子的自信卻并不可取。我們在教育孩子時,應該盡量采取“鼓勵式”的教育,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閃光點,價值得到肯定,否則當孩子習慣于處在一個自卑的狀態時,很容易養成“討好型人格”。
6、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如果想讓孩子健康成長、做自己,我們就要給他們無條件的愛,而非在愛前面加一個前提條件。我們應該知道,并不是因為孩子表現得出色、取得了某些成績才愛他,而是因為他是我們的孩子,所以愛他。
上一篇: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說話
下一篇:孩子從小不愛說話的原因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