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行為
叮當小可愛lv
2023.12.15 16:15
403瀏覽
2回答
欣欣媽媽
現在的社會叛逆的孩子越來越多了,很多家長經常為孩子的叛逆行為感到頭疼。叛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很正常的現象,這是孩子長大的表現,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叛逆表現。作為家長要正確面對和認真接納,接納孩子叛逆時期的語言和行為方式,然后再因勢利導,作好教育引導工作。
父母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行為?
1、順勢方法化解孩子情緒。
當孩子對父母產生強烈逆反心理時,他會故意做一些事情來氣父母,如果父母被孩子牽著鼻子走,就會陷入非常被動的局面,使親子關系陷入僵局。
2、跟孩子多聊天、多溝通。
當然聊天溝通的內容不能只是孩子的學習和作業,還要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最好能切中孩子感興趣的話題。
3、學會溝通,認真傾聽。
溝通絕不是機械化的一問一答,絕不是家長無休止的說教,我們要擺正態度,放下架子,拿出同理心,降低掌控的欲望,成為“傾聽者”。讓溝通成為孩子表達自我的舞臺,不論他們說什么、想什么,我們都要認真對待,耐心回答,讓孩子感受到:“我很重要,我被尊重,我被聽見”。
4、學會實踐,少些嘮叨。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誤區,就是想通過講道理的方式糾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但過度的嘮叨不僅對孩子起不到良性的教育效果,還有可能遭到孩子的厭煩。想要教育好孩子,不如少嘮叨,和孩子一起動手實踐,在實踐過程中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有需要改進的點,并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發展。
5、學會尊重。
孩子叛逆期的產生是因為孩子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希望擺脫承認的控制,那么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學會尊重孩子的選擇,生活中的一些大小事,給孩子主動權,讓他們覺得受到了尊重,從而減少孩子的叛逆行為。
6、贊美和鼓勵。
在孩子的教育中,贊美和鼓勵是非常重要的。當孩子做出正確的決定時,要及時給予贊美和鼓勵,讓孩子感受到良好的行為是值得認可的。
7、不要老是指揮他。
在日常生活中,不是老想著指揮孩子。還有不要老是對他們下命令那種,孩子聽了也是很煩躁的感覺。這時候的孩子他們妄想成為大人,你一味地老是對他指手畫腳,他們當然表現的是不高興的狀態。
8、父母以身作則。
父母以身作則是家教之本,在教育孩子時,“身教”比“言傳”更重要。如果父母的言行不能一致,孩子自然就不會乖乖聽話。如果,家長能處處以身作則,那么家長的一言一行就會成為孩子的表率,這不僅可以樹立和提高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還可以牢牢地把握住教育管理孩子的主動權。
9、保持穩定的家庭環境。
叛逆期是一個孩子感到不穩定、不比較安全的階段,因此,父母應該要保持穩定的家庭環境,盡可能避免大的變動和不穩定的因素,提供一個比較安全舒適的生活空間。
孩子的叛逆行為有哪些?
一、不喜歡被說教。
“我的事情我作主!”“我不要你管!這是他們反抗的聲音。覺得長輩的教育與勸告非常的啰嗦,有問題不與長輩商量。
二、虛榮心強。
青春期叛逆孩子總會把自己打扮一番,無論是穿著還是發型,他們都喜歡與眾不同,為的就是能在別人面前展示自己。他們喜歡購買貴重品,還會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己的物品,更會和別人攀比,如果比別人的好,他們就會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如果比別人的差,他們就會不服氣并且會想辦法拿到更好的。
三、不遵守校規,開始厭學。
表現為不想在學校學習,甚至出現逃學行為。并且不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產生影響教師的教學和同學的學習等行為。
四、不愿意跟爸媽一起出門。
孩子小的時候就是媽媽的小尾巴,菜市場,商場,親戚家……媽媽去哪兒都想要跟著,但叛逆期的孩子寧愿待在家里打游戲,看電視或者睡覺都不愿意跟爸媽出門,但同學朋友一叫立馬就可以興致很高地出門。
五、不尊重老師和同學。
叛逆期的孩子在學校會極其反叛,尤其是對于老師的管教出現抵抗。這種行為不僅破壞學校的學習氛圍,而且還對其他同學的學習產生不好的影響。甚至出現欺負同學,收保護費,校園暴力等不良的行為。
上一篇:孩子14歲叛逆期家長怎么做
下一篇:高中生厭惡上學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