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男孩叛逆離家出走怎么辦
言言媽媽
2023.12.18 18:03
490瀏覽
2回答
Mandy是曼曼啊
離家出走是很多叛逆期孩子會有的行為,可能是家長的教育方式不當,讓他們在家里沒有喘息的空間,也有可能是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太高,他們怎么努力都達不到,總之叛逆期的孩子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選擇離家出走。家長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想要解決孩子離家出走的問題,家長要注重跟孩子的溝通,要多傾聽他們的想法,從而找到他們離家出走的原因。
15歲男孩叛逆離家出走怎么辦?
一、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心理。
孩子在出走之前一般情況下總會有一些蛛絲馬跡的。比如,有的孩子突然變得魂不守舍,經(jīng)常走神兒,兩眼發(fā)直,好像在想什么事兒;有的孩子則吞吞吐吐,做事情猶豫遲疑;也有的孩子一反常態(tài),變得格外殷勤,大笑大叫,這些都可能是孩子準備出走的先兆,家長往往不注意這些,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這些預(yù)兆,就可能被孩子的突然出走搞得借手不及。
二、父母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如今還有不少家長的潛意識里,仍然受君臣女子、尊卑有別的封建思想影響,認為和子女交朋友沒老沒少,不成體統(tǒng)。孩子思維活躍,有許多話想向人傾訴。如果放下家長架子,和子女平等相處,彼此能推心置腹地進行交談,孩子就會將你現(xiàn)為知己,無話不談,孩子的煩惱就可在交談中得到緩解、消除,也就不會離家出走。
三、為孩子尋找有益的同齡朋友。
家長雖然可以做孩子的朋友,但孩子更希望找到與自己同齡的朋友。因為他們更愿意將自己的煩惱告訴給同齡朋友。所以,家長應(yīng)該鼓勵孩子交同齡朋友。
四、給孩子傾訴的機會。
當孩子遇到挫折與困難的時候,家長應(yīng)主動與孩子交流,要鼓勵孩子。如果孩子犯錯之后就打罵、諷刺挖苦,以后孩子就不敢對家長說心里話了。這樣做只能使孩子自卑心加重,喪失自信心,內(nèi)心的憂傷無處訴說,對生活產(chǎn)生悲觀情緒,逃避現(xiàn)實,最終導(dǎo)致離家出走。
五、不要總是強迫孩子。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孩子離家出走是必然的,父母應(yīng)該懂得強迫孩子學習效果并不好,填鴨式的教育更是效率很低,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不要吝嗇你的言語,要讓孩子明白為什么?心甘情愿的去做,比強迫要好很多。
六、告訴孩子離家出走的危害。
父母不應(yīng)在口頭上教導(dǎo)孩子不要離家出走,而是要讓孩子看到真實的事例。因為小孩的想法是很單純的,他們很難認識到自己夜不歸宿的不良后果。比如讓孩子在各種離家出走引起的案情中,感受到離家出走的危險,要比直接口頭教育更有效。比方說,和孩子一起看一些訪談節(jié)目,或者是關(guān)于孩子離家出走的電影。
七、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要認真的去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更要以欣賞的態(tài)度來鼓勵孩子,給予孩子自信,給予孩子充分的認可,讓他在叛逆期也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支持,以減少孩子的敏感與不自信。
八、適當增加距離感,給他獨立活動的自由。
叛逆期的孩子是在不由自主地爭取自己的一些自主和自由,他意識或者潛意識里都有一種:我長大了,可以獨立的感覺,盡管事實上他還沒有到能完全獨立自主的程度,可他依然需要家長認可他的長大和獨立感,我們逐步放手給予就是了。
15歲男孩叛逆離家出走的原因有哪些?
一、盲從型。
出于好奇心,或輕信別人的話,輕率出走。這類孩子比較單純,辨別是非的能力較低,行為帶有一定的盲目性,一旦出走便后悔莫及。
二、報復(fù)型。
這類孩子因受到(或自認為受到)家長的不公平對待,因此用離家出走進行報復(fù)。他們一般不會走得太遠。當暗中窺視父母東尋西找的狼狽相時,還會幸災(zāi)樂禍、得意洋洋。
三、逃避型。
這類孩子大都生活在對他們身心發(fā)展不利的家庭里,常遭打罵。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學習成績較差,為了免受打罵便一走了之。大部分離家出走的孩子都屬于這一類型。
四、向往型。
他們大都是家中的寵兒,備受嬌慣,但缺乏應(yīng)有的引導(dǎo)和教育。他們中的有些人甚至與社會上的不務(wù)正業(yè)的人交往,為此而不惜離家出走,以追求向往的“目的”和“理想”。
上一篇:9歲孩子逆反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叛逆期頂嘴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注: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