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么引導厭學的孩子
媽媽愛程程寶貝
2023.12.20 10:40
1041瀏覽
1回答
寶貝吹泡泡
案例:前幾天,有位家長說,兒子今年五年級了,最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每天回家不想寫作業,還經常發脾氣,說學校這不好那不好,每天晚上睡覺前還鬧情緒,一會耍賴,一會苦惱,甚至不想上學了, 家人也細心的引導了,但是都不起作用,眼看著明年就小升初了,可怎么辦呢?
父母怎么引導厭學的孩子?
1、遵循孩子做事的規律,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的學習能力發展是有規律的,家長要循序漸進,在正確的時間選擇讓孩子做正確的事,才能事半功倍。 很多孩子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外面一點風吹草動,都會打斷他們的學習。 家長要學會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和障礙,學會抵制外界的誘惑,督促他們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一定的任務,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當孩子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后,就會不斷地管教自己,久而久之,自然就會有自制力。
2、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
家長可以選擇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比如明星成長、比賽中的表現等,在看完電視節目后,從中挖掘內容的教育價值,和孩子一起討論。 多和孩子交流,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學校有很多學生可以玩,可以得到老師的表揚,讓他們對學校充滿期待。 另外,早上起床和孩子打球,跑步也是一種有效的情感交流,還能達到無聲教育的效果。
3、適當獎勵,說到做到
孩子想學又學不好,不能滿足父母的要求,是最容易導致自卑的,也是學習厭學的原因之一。只要孩子努力學習,父母就應該給予獎勵,哪怕是一個字、一個觸摸、一個微笑都會強化孩子的正確行為,讓他們覺得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家長可以在孩子考試成績不好的時候給他們鼓勵,讓他們自己體會,自己也沒有那么差。但如果只是一點非營養的鼓勵,那也沒有多大意義。幫助孩子解決一些具體問題,引導孩子把比較難的問題簡單化,輕松幫助孩子克服對困難的恐懼,體驗成功,大大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例如,幫助您的孩子仔細分析試卷,找出錯誤的原因,并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
孩子厭學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客觀原因
孩子對自己的感知并不客觀,對自己的潛力沒有認識。 當孩子在學習的時候,遇到新知識,來不及更新自己的學習技能或能力,容易落伍失意、委屈自卑、自我放棄。 如果你覺得學習沒有希望,學習能力不行,你就會放棄努力。 隨著新知識的積累越來越多,你會感到無助,不愿意接受新知識,也不愿意面對新的挑戰。 這需要喚醒孩子的內在能量,讓他重新認識自己,引導他發現自己的潛力,培養孩子的能力。
第二、主觀原因
沒有目的,沒有方法,沒有興趣,沒有情緒管理,沒有重點。 孩子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學習,有的孩子覺得自己是在為父母學習,因為沒有明確的目標,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失去動力。
第三、家庭原因
家庭環境不和諧,或者父母給孩子太多的壓力,讓孩子喘不過氣來等都是孩子厭學的原因。
第四、學校原因
在學校里面感覺壓抑或者在學校和同學發生了矛盾,受到老師無意間的指責等都是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
上一篇:初中生孩子厭學了家長怎么辦
下一篇:十歲的孩子特別叛逆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