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困難就退縮怎樣引導
媽媽咪呀
2023.10.09 15:58
511瀏覽
1回答
家有倆寶
孩子明明知道答案,卻不敢舉手回答問題。孩子去游樂園玩,被別的小孩搶走了玩具,不敢直接搶回來。孩子上臺發言時,只是站在臺上,低著頭,不敢看同學,說話的聲音也很小。如果孩子生活中遇事退縮,出現以上情況,很可能是缺乏自信,那么孩子遇到困難就退縮怎樣引導呢?
孩子遇到困難就退縮怎樣引導?
第一,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困難,并進行分解。
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困難是人生中一件平常的事情,大家都會遇見的,不要一見到困難就一副措手不及的樣子。引導孩子正確的認識困難,然后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去分解困難,把一件困難的事情分解成幾個小的事情。
比如孩子這個月要考語文,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先把要考得內容復習一遍,然后再讓孩子做試卷,最后就是把難題熟記一遍。通過分步驟,讓孩子有計劃的學習語文,更好的去準備考試。
第二,多陪伴與鼓勵孩子。
很多的父母在陪伴孩子這塊都是缺失的,因為平時要忙于工作,沒有時間。哪怕是有時間陪伴了,也只是陪在孩子的身邊,然后又會忙著做自己的事情。如果要陪伴孩子,那么就要一心一意,不要去做別的事情,家長的陪伴是幫助孩子戰勝困難的重要法寶。
第三,引導孩子學會制定計劃。
很多的成年人都會有制定計劃的習慣,但是他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則會忽略掉要讓孩子也學會制定計劃。其實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制定計劃是一個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處理困難的方法。通過制定計劃,孩子可以更加清晰的知道接下來應該怎么做,每一步要做什么事情。
第四,要鍛煉孩子的頑強毅力,使他們敢于面對困難。
一提到要磨練孩子的意志,有的家長就認為要帶孩子搏擊大海,勇攀高峰。有條件當然可以這么做,其實足不出戶同樣可以訓練孩子的吃苦精神。比如說,幼兒剛學走路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跨步,并向前挪動,即使孩子摔倒了,父母把他扶起來讓他繼續走,通過反復訓練,孩子很快就能自己行走。這樣的孩子長大后,意志比較堅強。如果孩子看到大人一緊張,就不敢再邁步了,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就可能意志薄弱,遇到困難時會一籌莫展。
第五,要激勵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對做的事情有堅定的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自己的事自己做。像自己穿衣、刷牙、洗臉、吃飯、收拾玩具、整理自己的小房間等等,孩子能夠力所能及的事盡量讓孩子自己去做。“我們孩子的房間整理得多漂亮!”媽媽的這句話激勵孩子會把自己的事做得更好。別小看這些零碎的小事,孩子就是在親自動手中學會了自理,增強了自信心。但有些父母,凡事親自過問,一切包辦,結果孩子的自理能力差,自信心軟弱。
第六,要增強孩子的社交能力,克服孩子害羞膽怯的心理。
父母要有意識地領孩子到公共場所與其他孩子一起游玩。開始交往時,孩子會感到不好意思,怕與別的孩子接觸。大人要鼓勵孩子參與其中,開始最好能找到熟人的孩子,或者大人與另一個孩子的父母攀談起來,讓孩子從心里感覺他們的父母之間的關系是朋友關系,從而減輕孩子心理上的壓力。另一方面是當孩子不懂玩伴的游戲規則而發生交往困難時,父母要及時幫助孩子。但有的父母會對孩子說“不會玩就別玩”,這是孩子交往挫折中最可怕的挫折,一定會影響孩子終身的社交能力。
上一篇:男孩子青春期怎么教育
下一篇:孩子有厭學心理該怎樣引導和鼓勵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