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該如何與孩子相處
小耳朵寶寶
2023.12.30 10:53
385瀏覽
1回答
小月媽媽
孩子進入青春期可謂是讓家長頭疼的主要原因,有些孩子進入青春期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家長說什么都不聽,還偏偏和家長對著干,這讓誰來管教都得氣個半死。但話說回來,其實青春期的孩子,只要家長正確地引導和相處,不僅能夠化解家庭之間的矛盾,還能夠幫助孩子順利地度過這段時期。
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該如何與孩子相處?
1、正確面對
對于父母來首先,我們要正確看待這個青春期,把他當成一個正常的現象看,不能說孩子有青春期了,就感覺孩子變了,不聽話了,就開始教訓孩子,讓孩子聽你的話這些。
2、理解孩子
我們要讓孩子的一個想法和心聲釋放出來,而我們家長就要認真的聽聽孩子的一個看法,對孩子的一個看法做一個評判,讓孩子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習慣。如果孩子的想法是錯的,我們做父母就要給孩子指出問題在哪里,跟孩子一起去發現這個問題。
3、尊重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心智上是一個大人,這個時候我們做父母的就要去尊重孩子的一些想法,做法這些,其次這個階段孩子,可能會發泄一些情緒,這個時候我們父母的就要,做一個朋友的身份去對待,認真的聆聽孩子的心聲,情緒,用“我明白,我理解,我們一起去面對他,沒事的”等等安慰孩子的心靈。
4、減少指責
簡單而粗暴的指責會讓孩子大失信心,并改變對自己的評價。父母應該變指責為幫助孩子分析事情的本質與發展趨勢,引導孩子在反思中進步。
5、切忌嘮叨
對于同樣一件事情,說得次數多了,肯定會讓人煩,也會激起孩子“你越不愿意讓我做,我就越做”的心理。
6、適當放權
對孩子有能力做的事情,應該讓他們試著自己處理,給予他們管理自己和獨自處理問題的機會。孩子會為父母的進一步信任而高興,并能從中體悟成長。
7、議事表決
對于家中的一些事情,應該引導孩子參與決策,這會增強孩子對家這個概念的理解和感受,也會讓孩子因有發言權而拉近與父母的距離。
孩子進入青春期有哪些表現?
1、生理變化:青春期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會經歷第二次生長發育高峰,體格和生殖器官逐漸發育成熟,男孩嗓音變粗、體毛增多,女孩開始月經。
2、心理變化: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發展逐漸成熟,他們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對自己的外貌、能力和性別角色產生更多關注。同時,他們對社會、家庭和學校的規則和價值觀產生質疑,希望獲得更多的自主權。
3、情緒波動:青春期孩子的情緒波動較大,容易出現喜怒無常、易激惹等現象。這是因為青春期激素水平的波動以及大腦前額葉的發育不完全導致情緒調節能力較弱。
4、認知發展:青春期孩子的認知能力逐漸提高,他們開始具備抽象思維、邏輯推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由于經驗不足和沖動,他們可能做出不理智的決策。
5、同輩關系:青春期孩子更重視與同齡人的關系,他們通過交朋友、加入團體來滿足歸屬感和認同感。同時,他們可能會在同輩壓力下做出一些不合適的行為,如吸煙、飲酒等。
上一篇:青春期孩子打父母還有救嗎
下一篇:媽媽和青春期兒子如何溝通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