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叛逆管不了怎么辦
寶貝吹泡泡
2023.10.15 18:38
542瀏覽
1回答
小月媽媽
叛逆期主要發生在初中和高中,特別是高中時期,孩子單方面的壓力也是比較大的,孩子好勝心又比較強,喜歡被他人認可。常見的叛逆行為是厭學、沉迷手機游戲、早戀等,那么17歲叛逆管不了怎么辦呢?
17歲叛逆管不了怎么辦?
第一,先學會冷靜觀察處理。
很多父母是個急性子,當發現孩子出現一些不良行為習慣的時候,總是會把問題無限放大化,從而會有種焦慮的心理,希望能夠馬上把孩子這樣的壞行為給改掉,當孩子想要做出某種嘗試和探索的時候,父母也會馬上出手制止。可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會認為自己受到了父母的阻攔,并且會覺得父母不尊重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讓親子之間出現矛盾和摩擦,更容易激發孩子的反抗心理。
所以當家長看到孩子做出一些錯誤行為的時候,除了一些會涉及安全問題的事情應該馬上制止以外,其他事情都應該先放手讓孩子嘗試一下,冷靜觀察孩子究竟想要做什么之后再對孩子做出一個引導教育。
第二,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
作為父母,我們總是有與生俱來的自豪感,認為我們比孩子年紀大,就是比他們有更多的經驗,同時孩子的生命是我們所賦予的,所以我們是他們人生的主導者。其實這樣的想法完全是錯誤的,用這樣的心理去和孩子相處,只會讓孩子產生厭惡和抗拒心理,當遇到矛盾期的時候反而更容易激發親子矛盾,同時孩子也不愿意聽父母無止境的命令安排。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應該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去用溝通的方式,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找出孩子的不足之處,然后用提建議的方式讓孩子慢慢改正。
第三,學習孩子中流行的事情。
很多父母之所以和孩子出現了越來越深的鴻溝和隔閡,就是因為他們和孩子無法溝通,孩子在逐漸的成長,他們的世界會出現新的流行和新鮮的東西。作為父母,我們也不能一成不變,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跟隨孩子一起去學習新鮮事物和當下潮流的東西,能夠讓我們的心態變得更年輕,同時也能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參與到孩子的生活中,畢竟知己知彼才能教育好孩子。
第四,要有教育留白的時間。
教育孩子就好像是在一張純白無瑕的白紙上畫畫,如果我們把這張畫紙畫得太滿,那么整個畫作必然也會變得俗不可耐。正相反,如果我們可以給孩子教育留白的時間,讓孩子擁有一個自我的空間,讓他能夠做自己,這樣也能讓孩子放飛自我的同時,感受到父母對他的尊重和理解,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我們可以逐漸的把這樣的留白時間放長。在孩子留白時間內,我們不要去打擾孩子,允許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當然除了一些涉及原則和安全的事情以外。
第五,別試圖主導結果。
在孩子遇到叛逆期的時候,獨立和尊重是他們最想要的東西,所以在這個時候父母應該把主動權交還給孩子,讓孩子能夠意識到主動權在自己手上,而父母只不過是給自己一些參考建議。在孩子探索的過程中,家長也可以放心大膽的全權放手,讓孩子體驗一下做成一件事情的心酸和不易,這樣也能讓孩子變得更有責任感和擔當。
第六,做一個有溫度也有脾氣的家長。
通常大部分的父母會在嚴苛和溺愛中間徘徊,有的父母對孩子要求極高,孩子一旦做錯事情就會受到父母的嚴厲批評和指正,而有的父母對孩子十分的寵溺,不舍得批評孩子的任何行為。這兩種做法無論是哪一種都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十分巨大的影響,而過分嚴苛會給孩子造成巨大心理壓力的同時,也會激起孩子的反抗,過分寵溺也會讓孩子變得隨心所欲,甚至無限放大孩子的錯誤行為。
所以我們應該做一個有溫度但也有脾氣的家長,在原則問題上絕不讓步,而在一些可以商量的問題上,我們應該以商量的口吻去和孩子進行溝通,讓孩子發現我們能夠平等的站在他的對立面去教育和引導他,這樣孩子也能用講道理的方式和父母進行溝通,而不是用挑釁對抗的方式激化矛盾。
17歲叛逆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受家庭的影響。
許多時候,孩子心里不滿父母偏心,心口不一。但又說不出來,便會以行為來表現自己的不滿。有時候父母并非偏心,而是因為某個孩子行為不良,經常犯錯誤,自然父母責備的比較多。可是,孩子接受的信息卻是:父母偏心。因此,他很可能會以不聽從命令,厭學逃課等行為以示不滿。
第二,自身原因。
青少年時期,強烈的成人感、自主性成為孩子進入青春期的重要心理傾向。他們希望自己能像大人一樣得到尊重,渴望獨立,對父母和教師的教育容易產生叛逆心理。
第三,受學校教育影響。
有些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有不公正的處理,這樣會導致逆返心理的產生。學生在班集體中的位置也會影響孩子的心理。有的孩子為了交朋友,或是想在班中取得地位,便試圖用各種手段,甚至不惜用與常態相反的行為來引起大家的注意。
上一篇:初二孩子叛逆期怎么辦
下一篇:上不了高中的孩子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