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要不要管怎么管
小艾米寶寶
2023.10.18 16:35
472瀏覽
1回答
小豬妹!clm
孩子慢慢長大,不經意間,爸爸媽媽可能就會發現孩子慢慢變得越來越調皮了。對于這些搗蛋鬼,講道理,他不懂,打罵孩子又不好,想管也管不了,這可真讓爸爸媽媽頭疼煩心啊。但是這是一場戰爭,你可以理解成,孩子成長過程中,不斷踐踏對父母的認知,崩塌,重建的戰爭,最終孩子形成自己獨立人格。那么,孩子要不要管呢?該怎么管?
孩子到底該怎么管:
一、直升機”和“甩手掌柜”都不利于孩子成長
現在的家庭教育存在兩種截然相反的情況:一類是“直升機家長”,恨不得全天候對孩子緊盯不放,事無巨細安排得異常周密,試圖完全控制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過程;另一種情況則是完全不管,放任自流,家長基本不關心孩子的成長和表現,有的家長甚至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完全扔給學校,認為學校是專門的教育機構,把孩子交給學校就萬事大吉了。這兩類家庭教育方式都不利于孩子成長,都是家長沒有定位好自身角色,以致不能正確把握親子關系的界限。
(1)孩子是與父母平等的獨立的個體,而不少家長常忽視了教育最為重要的目標之一是培養獨立人格。家長只有學會適當放手,給孩子獨立成長和體驗世界的機會,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2)孩子就像一株幼苗,需要園丁來澆水、施肥、除草,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否則很可能中途夭折或長成一棵歪脖樹。家長既然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就應該承擔起為人父母的責任,從孩子出生起就給予他愛和關注,在需要的時候給予他幫助,孩子才能在成長中得到應有的滋養,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
二、表率、習慣和情緒,是家長不能撒手的責任
養育生命、將孩子培養成人,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為重要和艱巨的工作。家長一方面要尊重孩子的獨立自主性,給他們充分的成長空間,另一方面也要盡到為人父母的責任和本分,絕不能對孩子放任自流,或者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完全推給學校。
(1)身教重于言傳,家長要做好孩子的表率和榜樣。身為家長,第一個不能撒手的就是對自己的要求,時時鑒察自己的一言一行對孩子帶來的影響。家長的示范作用是別的教育無法替代的,也是別的環境無法提供的。僅對孩子說教往往沒有效果,行勝于言,家長用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做出榜樣才是最好的家教。
(2)注重培養孩子的習慣,讓家教的影響更長久。在家庭教育中,家長還有一個不能撒手的,就是培養孩子的習慣。俗話說,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表達、閱讀和運動習慣的養成,會對孩子一生發展帶來重大影響。
(3)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對孩子的人際溝通和交往起到重要作用。有的孩子說話很沖,語氣生硬,讓人聽了不舒服,原因是平時沒有養成好好說話的習慣。家長在平時生活中要盡量避免家庭語言暴力,批評孩子的時候注意語氣和方法,不要動不動就“下結論”或“貼標簽”。
(4)關注孩子的情緒狀態,適時給予引導和疏解。有的家長可能覺得,孩子只要吃飽穿暖不生病就能健康長大,實際上并非如此,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也非常重要,對孩子成長有巨大影響。
三、家長適當放手,孩子才有成長空間
(1)不要包辦代替孩子的學業任務。大部分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學業,總想盡自己所能為孩子的學業進步提供幫助,這是人之常情,但是提供幫助一定要有界限、方法要得當。
(2)不要替孩子決定他的興趣愛好。在孩子的興趣或特長培養上,很多家長往往從自我出發,按照自己的喜好或功利化目的設計、決定孩子的興趣方向,沒有考慮孩子的天賦特性和真正興趣,導致孩子痛苦不堪。家長應該提供豐富的機會,讓孩子廣泛接觸各種項目;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孩子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齡的增長逐步聚焦,尋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愛好。
(3)不要過多干預孩子的學校生活。家長應尊重學校教育的專業性和規律性,對學校教育存在的問題可以建言但不要過多干預。即使出于對孩子的關心,也不要在不完全了解情況的前提下,隨意批評學校或老師,那樣只會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對孩子在學校遇到的問題,要及時關注但不要反應過度。
教育孩子是一個漫長又艱巨的過程,做智慧家長不是一件易事,既要承擔為人父母的責任,又要把握好親子關系界限。總而言之,不能撒手的地方絕不撒手,應該放手的地方舍得放手。
上一篇: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下一篇:18歲孩子不聽話家長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