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
小糖果丫丫
2023.10.19 17:50
445瀏覽
1回答
cc寶貝快來
分享是人際交往的重要途徑之一,在生活中如果你能細心觀察,你應該就能發現:有分享意識的人的人際交往往往會更好。那么如何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呢?
如何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
1.家長要作好榜樣,讓孩子看到家長的分享意識
其實,孩子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他可以感受的到得到分享之后的快樂。所以,當孩子對家長做出分享時,家長要接受孩子的分享,并且說出謝謝的話,孩子也會感覺到快樂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教會孩子分享這過程中,家長不要有對比的心里,不要拿孩子去跟別人比。在孩子將分享了之后,爸媽需要多鼓勵孩子,夸一夸孩子,說一聲“你好棒!寶貝!”
2.不給孩子亂貼自私的標簽
在孩子的物權意識敏感期,家長們千萬不要認為孩子自私,在孩子表現特別明顯時不要和他較真,更不要想辦法非把他這毛病改掉不可。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時候,成人千萬不要說他“你就是小氣”、“小氣包”等。不斷地給孩子貼這樣的標簽他永遠學不會分享。
3.分享的長期收益是交換
一味的單方面付出是不可能長久的,孩子的心中也有一桿秤。在孩子做出分享行為之后,一定要鼓勵引導被分享的對象也作出分享行為,讓孩子的分享有收益,比如把玩具分享給小朋友,別的小朋友也把自己的玩具拿出來分享,這樣每個人都有了多一些的玩具一起玩。
4.不要讓分享變得不純粹
在教育孩子分享的時候,很多家長走進了很多誤區,把分享變得更加功利,或者分享這個東西,能夠得到很多好處,這樣是非常不對的,這樣很容易導致孩子習慣性的去索取,才愿意去分享,稍微付出獲得回報是最終的希望。
但是很多教育當中一旦挑明了,就不是那么美好了。分享教育是愛的本能也是品德的能力教育,并不是投入和付出以及回報的教育。
為什么要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
因為分享可以加強孩子的人脈連接
分享,可以給別人帶來幫助,讓別人開心感激,無形之中,就對孩子產生了好感,增加了交流的機會,當下一次你有需要的時候,被分享者就會幫助孩子,回饋他的分享。
愛是相互的,分享也是!你樂于分享,別人也才樂于跟你分享。如果孩子愿意分享,知道分享,那么能讓他的生活過得更加好,能讓別人更容易接受他,能讓孩子在社會中更容易生存下去,更能體現孩子的素質。
上一篇:怎么去改變固執叛逆的孩子
下一篇:初中生孩子厭學家長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