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
常樂無憂
2023.10.19 16:05
437瀏覽
1回答
九斤媽媽
獨立的人格是在真理的追求中具有獨立判斷的能力,讓孩子遠離隨波逐流的困擾。由此可見獨立的人格對孩子的生活會有很強的作用,那么家長要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呢?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
1.凡事不包辦,不剝奪孩子的自主權
孩子人生的路要由他們自己走,這既是基本人權,也是基本責任。盡管孩子的生長要由家長幫扶,但僅僅是幫扶而已,不能以任何理由剝奪孩子的自主權。
孩子嬰兒時學走路,先得由大人扶著,會走路之后要盡快放手,這個道理誰都懂。孩子的人格發展、學習都像學走路一樣,家長不能“扶”得過多。凡事自主決定,自己選擇想要參與的、想要學習的,會讓孩子形成特別強的責任心。
2.教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獨立性
當孩子提問時,一定要回答他。根據他的理解程度,選擇適當的語言來解答他的問題。盡可能全家一起吃飯。如果孩子想加入父母的談話,要耐心傾聽他的觀點。
如果你不同意,也別直言不諱地表達你的不屑,你可以說“你這個觀點很好,不過……”,這樣的句式更為積極。
3.培養孩子逐步思考的能力
所謂培養孩子逐步思考的能力,就是勤動腦,不僅要孩子自己獨立動手去做事,還要孩子獨立地動腦去想問題。培養孩子獲取知識的能力,比給他腦子里裝多少知識都重要。
4.要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時間
家長最好不要隨便進入孩子的房間,也不要隨便支使孩子。需要孩子幫忙的時候,要先征求孩子的意見,問他有沒有時間。這種民主化的管理方式,讓孩子懂得了該如何尊重別人和自己,這對孩子完整人格的形成十分有幫助。這樣的孩子,抗擊打能力相對來說是比較強悍的。
孩子具有獨立人格的表現
1.獨立性強的孩子對自己的時間都計劃得井井有條
給予機會和指導,孩子就能自主去選擇去探索。即使父母給了一些外在的獎勵,也不會濫用甚至是非常謹慎的使用。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會理性的聽取父母的意見和建議,遇事可以自己拿主意做決定。
2.孩子有很強的內在動力
孩子認定的東西和事情能夠自己想辦法,獨立的去完成或者是得到。
3.孩子能夠在家長面前,表現出各種各樣的情緒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各種情緒,可我們都只會自己最親近的人面前表現出來,因為我們都知道,無論我們怎么發脾氣,你身邊這個最親近的人都不會離開你。
對孩子也一樣,覺得越親近的人,越容易在他們面前表現情緒。如果孩子心理感覺和父母貼近,就敢在父母面前表現出各種情緒,尤其是負面請——憤怒、悲傷、恐懼等等。
相反,如果你平時的教育方式就是打罵孩子,那孩子就會變得沒自信,在你面前小心翼翼。也只有當孩子感覺與父母相處有絕對安全感,才會在父母面前撒嬌。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表現的情緒很少,或者只表現某一類情緒,就預示著親子關系有些問題了。
上一篇:孩子做題粗心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做題粗心不認真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