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王心寶貝5201413
2023.10.21 17:20
448瀏覽
1回答
小小家伙真可愛
任何形式的培養都是外力,而只有父母相愛才會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馨,這對孩子的幸福感和安全都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那么,怎么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呢?
怎么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句話不單單是用在戀人之間,其實用在家人-父母和孩子身上也是再合適不過的。
“人拼命的工作賺錢是為了什么?”各種不同的答案都會呼之欲出。最終指向是什么?還是希望家人幸福,能夠用自己的努力讓家人不為經濟拮據而煩惱。那么,在生活中,為什么不能抽出時間多陪陪家人呢?
只有耐心的陪同,才能讓家人感覺到來自于個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特別是孩子,更需要年輕的爸爸媽媽的陪伴。因為有了自己爸媽的陪伴,才能與孩子建立信任與理解的橋梁。共同面對問題時,才會有默契感。才不會被所謂的代溝而隔離。
現在看到一些小視頻上面,會有兒童給自己的奶奶打電話:“奶奶,你再給我生個爸爸吧,這個爸爸我不要了,他總玩手機,沒時間管我。”雖然是玩笑的語言,但是卻反映了社會的問題。
“你有時間陪伴孩子嗎?”有,時間都去哪兒了?去手機里面了。現在孩子大人都人各一部手機,大人玩大人的,孩子玩孩子的。沒有交流,沒有共同的智力游戲。
請問,誰能知道家人之間彼此的思想是什么?孩子的幸福感是來自大人之間彼此的關懷,大人和孩子之間彼此的關懷,在一起時彼此的心理路程的交流,能夠得到回應與提點。
所以希望有能夠看到這篇文章的年輕的爸爸媽媽,只要有時間陪伴在孩子什么,請放下手機,先耐心的聽孩子訴說,哪怕說說同學之間的事情;哪怕說說學校之間的事情;哪怕說說玩伴之間的事情,不管他說什么,不要插話,等到孩子需要你說時,你一定要斟酌。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慢慢拉近彼此的距離。
你們讓孩子真正的感覺到了“爸爸媽媽是我的依靠。”孩子的安全感就來了。如果在生活和學習上,再多一些對孩子的鼓勵,少批評。那么孩子的幸福感也來了。
這需要天長日久的心理形成。孩子們的群體和我們大人的群體也是一樣的,他們在一起也會交談在同一件事情上,自己爸爸媽媽是怎樣處理的。如果你的處理方式能夠長久得到孩子的認同,在此保證孩子必然心里是幸福的,安全感更不必說。
怎么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1/當孩子需要時,你就在身邊。孩子0-3歲是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媽媽一直陪伴著寶寶,只要寶寶一哭,媽媽第一時間出現在身邊,這就是最初安全感的建立。
記得我家寶寶斷奶之后,請婆婆幫忙帶寶寶。她那個時候還十分抗拒婆婆,特別是晚上睡覺時就哭鬧著要媽媽。而婆婆怕孩子太依賴我,而把我趕走,說讓寶寶哭哭習慣了就好。我最后悔的也就是那時聽了婆婆的,導致后面寶寶安全感非常差,只要在房間里,我剛一走開她立馬就大哭,哪怕上廁所也要抱著她一起去。
2/不要哄騙寶寶說不要他。有些家長總覺得寶寶小,哄一哄騙一騙也是沒有問題的。特別是當寶寶淘氣時,總喜歡說不要他的話來嚇唬他。
前兩天晚上我路過鄰居家,看到鄰居家奶奶就一直對孫子說:“沒見過你這么淘氣的,天天折騰,再鬧我打電話叫那些乞丐來把你帶走。”那孫子本來低聲哭泣的,這下哇哇哇的大哭了。這樣的話說多了,會讓孩子內心不安定,不知道什么時候會被拋棄。
3/父母相親相愛,是寶寶最好的安全感。有些父母一點也不顧忌的在孩子面前爭吵,互相指責。特別是因為一些育兒上的分歧引起的爭吵,更會讓孩子不安,難過,愧疚。
曾見過一對父母當著寶寶的面爭吵,摔東西。我在樓下都聽到那個小男孩哭著喊著爸爸媽媽你們不要吵了。我在想此時此刻那孩子心里該有多恐懼呀,生怕父母親會因此而分開,生怕他們會因此而不要他。我幼年時也經常看到父母吵架,那種恐懼感我感同身受。
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一對相親相愛,互相尊重的父母才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這種安全感是能夠給孩子帶來內心的安定的。所以如果要給孩子建立安全感,那必須得有一對相愛的父母,一個幸福的家庭為基礎。
上一篇:冷漠的孩子怎么養成的
下一篇:如何讓孩子有安全感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