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去學校該怎么辦
含含媽媽
2023.10.24 18:57
492瀏覽
1回答
常樂無憂
隨著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課業負擔也不斷加重,很多孩子出現厭學問題。很多家長對于這個問題都非常頭疼,不知道該如何與孩子溝通,讓孩子重新愛上學習。其實,厭學只是孩子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想要改變這種狀況,家長要和孩子多溝通、多交流,找到孩子不想去學校的原因從而對癥下藥。
孩子不想去學校該怎么辦?
1、平等溝通,正確引導。
當孩子不想去學校時,作為家長,我們不要焦慮,不要責罵,要從心理上接納他,傾聽他的內心,冷靜地了解孩子不想去學校的原因,在此基礎上積極引導,解開孩子的心結,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2、幫助您的孩子建立學習目標。
孩子們很容易產生厭學感,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學習什么,也沒有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成就感。我們可以幫助孩子設定一個非常容易實現的學習目標。例如,這次測試比上次進步三分。完成后,給孩子獎勵,讓他在實現目標時有成就感和喜悅感,從而鼓勵他從小目標開始實現大目標。
3、給予表揚和鼓勵。
信心是孩子繼續學習的動力源泉。作為家長,與孩子相處時,不要總是責怪他做錯了什么,而是要多關注他做對的事情,每次都鼓勵他做得好的事情,這樣才能增強他的自我效能感。
4、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
周末或節假日,您可以帶著孩子在美麗的大自然中散步,呼吸新鮮空氣。您也可以騎自行車或全家跑步來鍛煉身體。也可以去周邊的景點欣賞美景。孩子在接觸外面美妙的世界的同時,緊張的情緒會得到放松,疲倦感也會因此而消失。
5、給孩子獨立處理問題的機會。
現在的孩子在家里被寵壞了,有什么事父母總是第一時間幫助他們,這實際上剝奪了孩子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我們應該相信我們的孩子,讓他們自己規劃時間,讓他們有自己選擇的權利,最終學會獨立。
6、正確陪伴。
家長要陪同孩子,而不是監督孩子。很多家長說,我抽出時間陪你,可孩子覺得父母的陪伴就如看管,沒有一點陪伴的快樂感,全是被監視的煩躁。愛孩子的心可以理解,但有太多的父母用愛的名義控制了孩子的一切。所以家長要學會正確陪伴孩子,孩子需要幫助時及時伸出援手,孩子不需要幫助的時候就在一旁安靜做別的事情。比如孩子做作業,家長可以在一旁看書或者是工作,而不是玩游戲。
孩子不想去學校的原因有哪些?
一、學業負擔太重,會產生叛逆心理。
為了讓孩子上好學校,老師和家長拼命向學生施加壓力和學習任務,讓學生完全吃不消,他們討厭老師和家長這樣“無理”對待自己,越來越厭倦學習。
二、學習成績跟不上,受到老師、家長、同學來的壓力、責備、鄙視。
許多孩子因為學習方法問題成績下降,但卻沒有受到周圍人的鼓勵與支持,換來的是父母的打罵、老師的責備、同學的鄙視,久而久之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學習壓力,導致孩子放棄學習。
三、學生沒有確立正確的學習動機。
有些學生不知道什么是學習,認為是為父母而學習。看到世界上不讀書而賺錢的人,他們更是猶豫不決,認為讀書與不讀書都一樣,自然對學習不太感興趣,討厭學習。
四、與人際關系不好。
因為性格的原因,一些學生人際關系不好,經常和同學們吵架,最后同學們不喜歡他,覺得在學校沒意思,不愛學習了。
五、父母干擾過多導致逆反心理。
有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學時喜歡干預,會陪孩子一起做作業、一起復習工作,但在一起進行的過程中總會在孩子背后指手畫腳,會挑剔這個,挑剔那個,時間一長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會有跟父母對著干的心理。這時父母要讓孩子上學,孩子自己卻偏偏不上。
六、嚴重的家庭矛盾。
如果孩子處于一個家庭糾紛特別多的問題家庭,孩子會為此而無暇顧及學業。在家庭中體會著父母激烈的爭吵和壓抑的氛圍,有的時候家長甚至把孩子當作出氣筒,這會讓情況更加嚴重。
上一篇:初中女孩就不學了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