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好好讀書怎么教育
鑫欣倆寶
2023.10.30 16:59
493瀏覽
1回答
寶貝彤彤
隨著年級的增加,很多孩子出現了厭學情緒,尤其是到了初中階段,厭學的孩子那是更多,其中優等生也不例外。初中是孩子學習的關鍵時期,與小學相比,學習難度跟教育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變,適應能力強的孩子能快速融入進去,但是一些適應能力差的孩子則會出現對學習的抵觸情緒,學習成績也會因此受到影響,讓很多家長很是頭疼。
小孩子不好好讀書怎么教育?
1、改變對待孩子的態度。
孩子不好好讀書,父母通常都會使用打罵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父母要知道,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一定是遇到了問題,孩子的情緒也很低落。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再訓斥或責罵,只會造成孩子厭學情緒的加重。此時父母一定要耐住性子,和孩子心平氣和地交流。讓孩子把心里話說出來。了解孩子厭學的真正原因。
2、解決孩子心態問題。
調整孩子的心態也是解決孩子不好好讀書的方法之一。父母在平時需要加強與孩子的互動和交流,加深親子關系,讓孩子感受家長的關心和關愛。抽空可以帶孩子外出游玩,一同去運動等,讓孩子的情緒慢慢回到積極、向上的狀態。在這個階段,家長不可急于求成。孩子心態和情緒調整都需要時間,只有把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激發出來,才會產生效果。
3、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
很多厭學的孩子,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的輕視。于是,他們索性“破罐子破摔”,甚至經常逃學。家長要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多對孩子的“閃光點”進行鼓勵和表揚,同時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讓孩子變得自信起來。這樣,孩子學習的興趣也容易被激發出來。
4、學會給孩子減壓。
結合孩子的能力,對學習不提過高的要求,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有限的休息時間,幫助孩子減壓。同時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使他們能自主地區分輕重緩急,主次分明地安排自己的學習任務。
5、給孩子樹立明確的目標。
家長要多給孩子講一些社會、經濟、科技發展的大形勢、大趨勢,要多給孩子講如何才能在社會立足,如何才能成為一位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怎樣才能為社會做貢獻。要對孩子經常開展正面教育,講一講身邊的優秀人物故事,講一講成功者奮斗的足跡,讓孩子以這些優秀的人為榜樣,樹立孩子自己明確的目標。
6、減少幫助,培養意志。
很多不好好讀書的孩子內心恐懼、對父母、老師和同學過度依賴,并希望得到盡可能多的外部幫助。根據這一點,家長應該糾正孩子懶惰的習慣。父母可以逐漸減少對孩子的幫助,逐漸提高孩子的自理程度,培養孩子的意志。善意不僅有助于最終消除學習倦怠,而且對孩子今后的行為和做事也很重要。
7、鼓勵孩子參加社會勞動。
勞動既可以增強孩子和社會、大自然交流,同時也是對其身心的最直接的教育。很多時候,嚴酷的勞動場景對孩子的意志磨礪會起到關鍵的作用。所謂環境改變身心,其實更多的是讓孩子明白,作為一個社會個體,自由總是在自律和規則的前提下實現的。
小孩子不好好讀書的原因有哪些?
1、父母的期望過高,壓力過大。
日常生活中,一些父母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對孩子學習的期望很高,不允許孩子有些許的放松或者退步。但超出孩子能力的過高要求,會成為孩子的精神負擔,容易使孩子產生害怕失敗的心理,進而想通過不上學的方式擺脫這種精神壓力。
2、從學習中無法獲得成就感。
有些孩子之前非常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他們在學校沒有得到老師的肯定,在家里的努力也沒有被家長看見,就會產生“無論我怎么努力還是不能取得好成績”、“我就是個永遠學不好的笨學生”“學習是我永遠無法攻克的堡壘,學了還不如不學,學也是浪費時間和精力等念頭”等負面情緒。
3、討厭代課老師。
學生很容易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一些事情,特別是中學生,一旦不喜歡那位老師了,到了這位老師上課,他們就不肯好好去讀。
上一篇:孩子撒謊不想上學怎么辦
下一篇:叛逆期的孩子不上學出去打工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