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家里偷偷拿錢該怎么管
2024.05.13 09:53
246瀏覽
可能很多家長都會發現,當孩子真的長大步入校園,他們開始有了“偷錢”的毛病。那當爸爸媽媽發現孩子偷錢之后該怎么處理,這篇文章或許能給你一點啟發。
孩子從家里偷偷拿錢該怎么管?
1、關注孩子的實際需求
看看孩子拿錢是為了做什么,是沒有來得及和爸爸媽媽說還是擔心父母不同意?找出根本原因,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某些需求并及時予以彌補。
2、私下解決偷錢的事情
一旦發現孩子偷竊,就打罵孩子或者命令孩子當眾認錯,并斥責孩子,以便讓孩子不敢再犯。其實,這是在羞辱孩子,帶給孩子的也只是自卑和羞恥,讓孩子對大人失去信任。事后切勿翻舊賬,反復追究,隨意轉述,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偷”這個字眼是讓我們感覺比較害怕的,而且人們都希望這個字能離自己遠遠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經歷這樣的階段——“偷錢”。那家長面對孩子“偷錢”很多時候除了打罵,不知道該怎么教育孩子。今天就給家長們總結了一些教育方法,可以一起學習一下。
孩子在家里偷偷拿錢怎么處理?
1、及時和孩子溝通
要知道,不管孩子出現任何事情,哪怕是天大的問題,家長都要及時的和孩子溝通,溝通是最重要的,而且只有通過溝通,家長才能夠明白孩子做這樣的行為究竟是出于什么樣的原因,也能夠更好的了解他的問題所在。當然,這個溝通并不是強硬的溝通,家長應該放下自己的架子,并和孩子心靠心,只有將心比心,切身處地的為孩子著想,所謂的溝通才能夠行之有效。
2、與孩子換位思考
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接納孩子。和孩子有同理心,從他能夠接受的角度去引導。孔子說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說,只有己所欲、人所欲,才能施于人。家長換位思考以春風化雨的方式,這樣引導孩子,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關于孩子不經允許擅自拿錢的問題,時常聽聞,寶媽寶爸的處理方法千差萬別。不以為然,自家孩子拿自己家錢,算不上什么;警告孩子,以后不能隨便拿家里的錢。不同的做法會導致不同的結果。那家長該怎樣教育才會有一個好的結果呢?可以試試這樣做:
孩子偷拿錢怎么辦家長怎么處理?
1、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孩子為什么會偷錢?偷錢干什么去了?心平氣和和孩子交談,鼓勵孩子說出實情。千萬不要罵罵咧咧,更不要去打孩子,也不要給孩子貼上“小偷的標簽”,那樣很難讓孩子說出實話,反而還會激化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長們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就事論事,不要激化矛盾。
2、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家長不要使用“偷”字,它具有道德評判,尤其是在孩子還沒有物權概念的時候,拿家里錢就這樣就被定義為“偷”,會導致孩子降低自己的行為底線。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然后告訴孩子,你要用錢是可以的,但是你要告訴爸爸媽媽,這樣我們就能知道不是外面人偷的,自己人拿的。另一方面也要明確,不經他人允許是不能拿別人的東西。
很多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偷偷拿錢,被發現了還不承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犯錯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總是犯錯不改正這對孩子影響是很不好的,那么孩子偷偷拿錢不承認怎么辦呢?
孩子偷偷拿錢不承認怎么辦
1、保持冷靜,了解原因
當發現孩子偷錢時,應該保持冷靜,了解孩子把錢用在什么地方了,不要強調“偷”這個字眼,更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就訓斥或者打罵孩子,甚至還把孩子趕出家門。應該調查清楚孩子偷拿錢的原因,掌握孩子把錢花在什么地方,這樣才能知道孩子為什么私自拿錢,根據原因再做處理。
2、適當的給孩子零花錢
孩子為什么會偷錢。其實,家長們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平時對孩子是不是太苛刻,“窮養”過度。可以適當地給孩子一些零花錢,并讓孩子自己制定一個計劃,這也可以從小培養孩子的金錢意識、養成正確的金錢觀,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打好基礎。
孩子偷拿錢父母如何正確教育?
1、適度給孩子一點零花錢
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八九歲以后,父母應該給予更多的心理上的關心,在零花錢方面也要適當的放開一些。不要總以為沒有少給孩子吃的,穿的和用的就不給他零花錢。應該讓孩子能夠自由的選擇自己想要的東西了。當然在這個時期,家長也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讓他有正確的消費觀念,在自己的經濟范圍之內有基本的控制權。給孩子適度的零花錢,也不要給太多,做好基本的掌控。
2、耐心的和孩子溝通
家長發現孩子有偷錢的行為,就要耐心的和孩子交流,發現孩子的需求,要知道他為什么有偷錢的心理。比如說孩子想吃什么好吃的,買什么玩具,父母力所能及的正常范圍之內的,就滿足他的要求。不要對孩子管控的太嚴格。
3、了解孩子偷錢的原因
現實中偷拿父母錢的事例發生的太多了,一般在十歲左右的孩子身上最為多見。雖然孩子這種行為不能定義為真正的偷,可是照這么發展下去,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很大的不良影響。那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該如何有效的從根源上解決這個事情,可以試試這樣做。
孩子總是偷拿家里的錢怎么辦?
1、不要上綱上線
孩子偷拿家里的錢不同于在社會上偷錢,兩種行為有本質區別。孩子在家拿錢不存在損人利己的不良動機,也沒有產生危害社會的破壞力。年齡小的孩子還沒有物權意識,在他們看來,家里的錢與自己的錢是一回事。他們甚至分不清“偷”“拿”“借”的本質區別。如果家長上綱上線,孩子背上“小偷”這樣沉重的罪名,會產生自卑、懦弱、破罐破摔等不良心理。
2、先了解孩子偷拿錢的原因
孩子拿這些錢去做什么?買吃的東西、買玩具,還是做別的事情?同時還得注意孩子是不是接觸或者結交了一些不良的朋友,受這些朋友的影響,才會偷拿家里的錢。找到原因之后,接下來就是“對癥下藥”。
作為父母,你是不是也曾有過因為孩子偷拿家里的錢而憤怒?其實很多家長面對孩子偷錢的第一反應都是這樣很簡單粗暴。但其實這種教育方式只會給孩子留下陰影,比起孩子偷東西,父母的過激反應才是最可怕。具體家長該怎么做呢?不妨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孩子偷拿家里的錢屢教不改怎么教育?
1、了解孩子偷錢的原因
讓我們發現孩子偷錢的時候,先不要急著罵。首先,溫和的態度詢問孩子,了解孩子偷錢的原因。如果孩子的原因可以諒解,例如:孩子想要通過偷錢引起父母的關注、孩子的物權意識不清晰、孩子遭受到校園霸凌等情況。父母都不應該過分責怪孩子,反之,就要嚴厲批評孩子偷錢的行為。
2、跟孩子表明自己的態度
如果孩子偷錢還撒謊,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要進行反思,并跟孩子表明自己的態度。家長不要懲罰孩子,要積極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只要家長適當調整自己對待孩子犯錯的態度和做法,與孩子經常進行平等地溝通交流,就能避免孩子瞞著父母作出偷錢的不當行為。
上一篇:孩子初中畢業不想上學可以干什么
下一篇:孩子就是不去上學我該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