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懶惰不自律的孩子怎么辦
2023.10.13 17:46
982瀏覽
孩子初三了,總是特別懶散,一點也不自律,成績也是時好時壞的,這種情況讓家長們感到特別擔心。那么,初三懶惰不自律的孩子怎么辦?
初三懶惰不自律的孩子怎么辦
1、幫助孩子設立目標
缺乏目標是懶惰的一個重要原因,家長就應該幫助初中生設定一個目標。比如針對初中生近期的學習狀況,幫助他制定一個下次考試應該取得的成績,并承諾一個獎品吸引他去完成目標。這樣初中生在明確了自己要做的事情就不會無所事事了。
2、家長要利用好榜樣的作用
孩子都是有自己的小伙伴,他們相互之間模仿、比較是很有用的,能激勵彼此進步。所以對于一些懶惰的孩子,可以把身邊比較勤快的小伙伴比較比較,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差距,這樣就能激勵孩子去主動改正了。
一個人懶惰不自律,多表現為不愿意控制自己的行為,做事情只從喜好出發。這種現象在小學和中學的群體中非常常見,比如說:拖延作業,做事情沒有計劃,定了計劃也完成不了,做事情只有三分鐘熱情等等。初中是孩子學習的重要階段,當發現孩子懶惰不自律時,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及時幫助孩子改變不良習慣。
初中懶惰不自律的孩子怎么辦?
1、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自然而然會放縱自己。家長要從各方面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孩子發現學習的樂趣后就會積極主動,全身心投入學習。
2、培養孩子堅韌意識。
懶惰可以說是很多家長慣出來的,孩子遇到困難,家長都能幫孩子立馬解決,讓孩子對家長產生依賴性,認為自己什么都不做都會有家長代辦,這種心態逐漸變成懶惰。家長要放手讓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磨練孩子堅韌意識。
初中孩子叛逆期,家長一定要注意不要因此而打罵孩子。處于叛逆期的孩子情緒容易激動,這種情況如果打罵孩子,不僅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會增加孩子的叛逆心理,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嚴重。家長一定要耐著性子,正確引導孩子,只有家長做出改變,相信孩子也會有變化的。
初三叛逆孩子怎么辦
1、給予一定的尊重
有的家長,在孩子叛逆期的時候被氣得不行,上去就是打罵。這樣做的后果,往往是孩子心里更加仇視父母。孩子作為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個體,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感悟各種道理。成長的過程中,來自父母的嚴厲管控,讓他強烈希望得到平等的對話。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們家長也要學會尊重孩子。不要亂翻孩子的私人物品,聽取孩子的想法,多溝通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2、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
我們應該主動了解孩子為何叛逆,什么事情造成的。在了解之后,很多家長做的工作就會通篇大道理。例如有的孩子不想上學了,爸媽急得不行,又是勸又是打,但最后一點用都沒有。不如家長身體力行,讓孩子去感受他的做法是錯誤的。不想上學,那就讓他干幾天體力活,讓他知道工作是多么辛苦。
如果說父母為孩子感覺到最頭疼的事情是什么,那肯定就是學習成績。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在學習上沒有上進心的時候都會覺得特別無奈,畢竟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人中龍鳳。那面對不思進取的人,家長該如何幫助他們走出這個困境呢?
高中生懶惰沒有上進心的孩子怎么辦?
1、多給予孩子以肯定
在很多時候,父母也是“口是心非”的一員,他們由于怕孩子驕傲,想逗逗孩子等原因,不怎么稱贊自己的孩子。這會讓孩子因為沒有及時得到父母的認同而產生自卑心理,在做事情的過程中也會因此而不斷懷疑自己的能力。因此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時候,要更加誠實坦率,不要吝嗇自己對于孩子的肯定和贊美,幫助孩子們找回自信,提高進取心。
2、讓孩子們懂得自我激勵
孩子們面對一些困難的時候,外人的鼓勵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孩子畢竟是事情的執行者,因此孩子的想法是決定這件事情成敗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家長們在鼓勵孩子進步的同時,也應該讓孩子們學會自我鼓勵,在自己氣餒的時候,自行給自己打氣,告訴自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努力必定會有收獲。從而使得孩子們在他人和自我的雙重支持下,努力地向著成功的道路不斷進發。
不自律的孩子怎么辦?
1、堅守原則,不能退讓
家長只有堅守原則,才能讓孩子知道哪些事情是對的,哪些事情是錯的,才能樹立良好的行為習慣。當習慣到達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就不需要外界來進行監督和催促,孩子自然就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事情,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時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需要家長耐心陪伴和細心引導。
2、嚴以律己,做自律性父母
作為父母想要孩子自律,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為人父母,如果每天做事拖拉、懶散、愛發脾氣、那孩子必定也會是拖拉、懶散、愛發脾氣。顯然這類型父母,不僅沒有成為孩子的好榜樣,還成了反面教材,把壞習慣潛移默化地傳遞給了孩子。優秀的父母,對于孩子來說真的很重要。
3、給孩子適當的愛,讓孩子增加自信心
孩子總是特別的懶惰,連最基本的個人衛生也做不到,家長們想盡了各種辦法,卻依然沒有什么效果,孩子依然很懶散。那么,對付懶惰的孩子怎么辦?
對付懶惰的孩子怎么辦
1、讓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律能力,這是家長在家庭教育當中的重要任務之一。如果孩子懶散不自律,具有這樣的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那么家長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要改變的首先是家長自己。
2、家長要以身作則
家長要注意約束自己的行為,孩子的很多行為其實都是跟家長習得的孩子懶散不自律,首先要檢查一下我們做家長的,是不是在這方面做的不好,帶給了孩子起了不好的影響。
孩子特別的懶惰,文化課、體育樣樣不及格,家長們大道理沒少說,孩子從來都是嘴上說的特別好聽,讓家長們感到身心疲憊。那么,面對懶惰的孩子怎么辦?
面對懶惰的孩子怎么辦
1、從小培養孩子自主的性格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很多孩子對父母都有依賴性,當依賴性發展到一個極端就成了懶惰,由此父母要適時控制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心理,不能任由其發展下去。孩子自己能做的事,父母就不要包辦代勞,作為孩子,不要一遇到困難就找父母,應該先讓自己獨立處理。在學習方面也是如此。
2、家長要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做事拖拖拉拉,答應孩子的事情也是一拖再拖,時間久了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家長的行為舉止對孩子有很深的影響。想要孩子有自律意識,家長就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