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么做
2023.10.02 18:58
552瀏覽
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生理、心理和社會性發展方面都有了顯著的變化,身心發展極度不平衡。從兒童到少年,人生遇到的各種困難都讓他們矛盾重重,因此也有人把孩子的青春期稱為困難期或危機期。孩子到了青春期出現叛逆是他成為大人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家長們也不必太煩惱。找到正確的教育方式,幫助孩子平穩的度過孩子的青春期就好了。那么,遇上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么做。
遇上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么做?
第一,父母要改變原有的教育模式。
告訴孩子,你現在長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需要幫助時你就說話,你如果不說的話,我不管,你要自己管自己。而家長則要暗中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只是表面上開始放手。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同事一樣尊重對待。
第二,要讓他參與家庭大事。
孩子走向工作單位,往往是要先做領導的助手,所以一定要有動手能力。作為家長,家里老人病了,周一到周五你照顧,周六、周日讓孩子照顧,這樣你老了他也會照顧你。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雖然已經是小大人,但他們三觀才初步形成,心理比較脆弱。家長在教育青春期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分寸,切記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因為青春期是孩子三觀穩固的階段,一旦受到不好影響,極難再轉變回來。
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么做?
1、換位思考
青春期孩子很容易出現煩躁、不安,暴躁、易怒等情緒,而且偶爾會出現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孩子出現這些想法和不良情緒時,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理解孩子。
2、善于傾聽
與青春期孩子交流時,要學會做一個傾聽者,而不是教育者。允許孩子在合適的場合發泄不良情緒,等到孩子情緒穩定時,再好好傾聽孩子心中的想法,而不是與孩子辯論誰對誰錯。
青春期是人體由不成熟發育到成熟的轉化時期,也是一個孩子由兒童到成年的過渡時期。一般來說,女孩子進入青春期比男孩子要早,約從9.5歲開始,而男孩子則從11.5歲才開始。不過由于發育時間以及個體差異很大,通常把10~19歲這段時間統稱為青春期。
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么做?
1、要做會學“知識”的父母
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是需要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特別是當父母感受到孩子生理、心理發生變化開始,就應該學習孩子青春期的有關知識,知道父母應該做些什么,提前與孩子溝通并一起正確面對,共同迎接青春期的到來,這樣誰都有個心理準備,遇到沖突情況互相提醒。
2、要學會做“弱勢”的父母
在普遍家庭中,父母平常比較強勢的,那么往往子女在青春期逆反時會表現的更突出,因為孩子會覺得自己再怎么努力都超越不過父母,就會采取自我保護進行積極回避,然后采用父母不可接受的方法來展示自己的存在。父母不接受就會發生激烈對抗。所以這時期的父母就要學會“示弱”,當個“弱勢”的父母,偶爾還要學會“裝憨”,給孩子“作主”來顯得很懂事很能干。這時孩子在父母面前就會覺得有價值、有尊嚴。
孩子進入叛逆期后,更加容易因為父母的管教而刻意疏遠父母,經常會出現和父母大吵大鬧的情況,而且往往無論父母說什么都油鹽不進。
面對叛逆期孩子家長應該怎么做?
1、盡量指導孩子少犯錯誤
避免與子女發生沖突而做出過分的舉動。家長要理解青少年階段是容易犯錯的時期,要盡量指導孩子少犯錯誤,期望其不犯錯誤,是不現實的。
2、讓孩子有選擇的權利
很多家長喜歡動不動就端起父母的架子,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不去關心孩子是否愿意。應該給予孩子充足的尊重,讓孩子有選擇的權利,而不是父母自作主張。
家長在孩子叛逆期總喜歡給孩子定很多規矩,他們的孩子一旦犯錯,總會罵,罵一兩次還可以接受,但嘮叨成為常態后,孩子也會厭煩。最后,這樣的嘮叨只會適得其反,導致他們越來越不聽話。
頂嘴叛逆的孩子家長應該怎么做?
1、正面強化孩子的積極行為
家長往往容易關注孩子身上出現的各種問題,往往批評多于表揚。孩子如果長期生活在批評和指責之中,會對自己產生懷疑,甚至對生活喪失希望。認知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習得性無助”,指的是因為長期重復的失敗或懲罰,而失去了對不利問題的掌控感,形成的一種對現實的無望和無助的心理狀態。
2、以身作則
孩子就像我們的一面鏡子,你平日的行為表現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所以當你對孩子的一些行為表現出不滿的時候,不妨看看自己或者其他家人影響了孩子。我們要相信“以身作則”的力量,不要讓孩子成為你想成為的樣子,你要成為自己的想成為的樣子,她才會學著成為你的的樣子。
叛逆期的孩子具有非常強烈的獨立意識,我們要給予他們相應的信任。孩子們常常說,爸爸、媽媽不信任我、不理解我。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給予他一定的權利、信任,一些事情可以讓他獨立去做,接納他們做得不那么好的一面。
叛逆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么做?
1、多點理解多點包容
叛逆期是每個人必經的人生過程,換位思考一下,當爹當媽的自己以前也有過青春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處于叛逆期也是可以理解的。讓孩子充分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寬容,這樣有利于孩子情緒沉淀,減少不必要的言語沖撞。
2、用商量解決問題
以商量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即使商量失敗,但感情氛圍會增強,有利于以后問題的溝通。家長經常的錯誤是,當前題沒解決,還破壞了感情氣氛,阻斷了感情溝通,失去今后問題解決的機會。
孩子的叛逆期是最讓父母頭疼和牽掛的時期。其實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挑戰期和機遇期。只要家長知道孩子成長的密碼,掌握科學有效的方法,就能把叛逆期變成孩子發展的機遇期。
叛逆期孩子家長應該怎么做?
1、學會傾聽孩子
傾聽是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溝通方式。學會傾聽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第一步。父母只有善于傾聽孩子的心里話,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關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才會使親子關系更加和諧。
2、學會換位思考
由于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是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的。因此,應常進行換位思考,就會理解別人的處境和心情。親子溝通中也一樣,父母要懂得換位思考。多理解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想想如果我們現在自己處于他們這樣的階段,是不是能比他們表現更好呢?
上一篇:怎么給孩子做心理疏導
下一篇:怎么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