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的小孩不想上學怎么辦
2023.11.17 08:16
351瀏覽
你好,這位家長。14歲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做事容易沖動,尤其是在遇到一些困難或壓力的時候,容易退縮,比如出現厭學,不想上學的情況。這時候,作為父母,我們要了解孩子不想讀書的原因,并和老師溝通,對孩子進行有效的勸導。
14歲的小孩不想上學怎么辦
1、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與孩子好好的進行溝通,問清楚孩子到底是為什么不想去上學呢?告訴孩子,有什么問題都能夠傾訴出來,家長是不會責怪你的。也許這樣子孩子也就會把自己的問題全部告知。
2、家校合作。家長可以與孩子的老師和學校合作,了解孩子在校內的表現和需要幫助的方面。了解課堂上的情況和孩子是否有適應問題。如果需要,可以尋求校外的幫助,例如心理咨詢或助學策略。
3、創造積極的學習環境。例如舒適的書桌椅和好的燈光等。為孩子提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和額外課程,幫助孩子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學習技能。創造一個積極、樂觀和鼓勵的家庭氛圍,鼓勵孩子實現他們的潛力。
4、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比如,可以給他看一些視頻,然后找一些年紀輕輕就出去打工的孩子的視頻。讓他知道不讀書的壞處。這樣他就會知道學習是有多么輕松了。
每個家長都很緊張孩子的學習情況的,而造成了孩子學業的壓力也是很大的。而有些孩子因為因為抗不了這么大的壓力就會出現了不想上學的情況了。在這個時候,家長們都一定是很頭痛的了。
14歲小孩不想上學怎么辦?
1.制定合理學習目標
雖然大多數孩子智力在正常范圍,但智力和能力會有參差不齊的現象,家長要看到孩子的長處、也要接納孩子的不足,制訂目標要因人而異,不要與其他孩子攀比。要根據孩子的長處和不足,制訂適合他的目標,這個目標是他”跳起來就能摘到”的桃子,而不是樹頂的桃子;如果孩子的學習動機已經受損,目標就更要低起點,讓他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2.提高自信
對于14歲的孩子,在學習中增加趣味性,通過獎勵提高對學習的興趣;要與老師配合,發現孩子在某方面的“閃光點”,在他現有基礎上,只要略有進步,就要及時鼓勵,提高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通過提高外部動機,再強化內部動機。
在孩子長大以前,學習并牢固的掌握知識,是孩子最重要的任務,也是關系到孩子一生的重要事情。很多家長都非常關注孩子的學習,會為孩子提供最優渥的學習條件,然而很多孩子還是出現了不愛學習厭學的情況,很多家長為此感到憂心卻不知道如何解決,那么14小孩不想上學怎么辦呢?
14小孩不想上學怎么辦?
1、家長要改變不科學的教育方法。
孩子如果經常挨父母的打罵和懲罰,就會產生厭學情緒。家長應該為孩子創造溫暖寬松的學習環境。克服厭學情緒很重要的一點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家長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并非各方面都差。
2、創造學習環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家長要幫助孩子對各種事物產生學習的興趣,可以用情感激勵法、自我發現法、討論辨析法、實踐操作法等都能使孩子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對每一個正常的孩子來說,要求學習本來就是一種需要,但學習枯燥無味,必然壓抑孩子的求知欲望,挫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當面對自己家高三的小孩有不想上學的想法的時候,家長要保持鎮靜,作為家長,在這個特殊的學習階段,更應該學會理解孩子。畢竟我們都經歷過高考的考驗,了解其中的壓力。想要孩子也順利度過這次考驗,家長必須要做出努力,采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調整心態,迎接高考。
高三小孩不想上學怎么辦?
1、幫助孩子認清高考的重要性
高考對絕大多數家庭的絕大數孩子來說,是其人生成功的起點、轉折點。倘若沒有了高考,那么,對于絕大數普通人家的孩子來講,又能憑什么去闖社會,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去實現自己自己的人生價值、人生理想呢?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高考,高考的意義無論怎么說都不過分。這一點,家長同樣要聯合老師給孩子講清楚、講透徹。
2、找到原因,理性解決
現在的孩子,打罵效果都不好了,還怕抗壓能力不行,有什么意外的后果。所以,需要有同理心的去看待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態度決定思想,思想決定行為。先要解決孩子的源頭問題,也就是心態的問題。理解、引導和陪伴都是必不可少的。
高中生正是從青春叛逆期,16歲的孩子們總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心理活動都變得復雜起來。這時候的孩子厭學,絕對沒有家長眼里的“不愛學習”、“貪玩”這么簡單。家長想要解決問題,就要先剖析孩子的心理。請看以下內容。
16歲的小孩不想上學怎么辦
1、降低對孩子的要求
很多父母一心想要孩子為自己能夠爭口氣,于是就從小對孩子要求就特別的嚴格,這樣其實是會導致孩子心理壓力越來越大的。所以,家長們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不要總是逼迫這他去學習,家長要正確的看待孩子的學習成績,只要孩子盡力了、努力了,那就已經很好了,家長不要過分的去在乎孩子的成績,而是要多去關注孩子自身。
2、給孩子自由
孩子到了這個階段馬上就要成年了,家長們不要去事事控監督著孩子,父母就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主宰自己的人生,但是這不是意味著父母什么事情都不管孩子了,對于孩子一個人做不了決定的事,父母還是需要一起跟孩子商量討論的,這樣才能讓孩子不斷地學習進步,同時也不會有厭學的想法。
厭學是對學習產生厭倦乃至厭惡,從而逃避的一種負面情緒表現。心理教育專家調查研究發現,在即將開學時和開學初期,孩子表現出的厭學情緒最為明顯。厭學不但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且危害他們的身心健康。家長可以看看以下的內容。
十二歲小孩不想上學怎么辦
1、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可與孩子的特長結合起來。其實,特長與學習并不矛盾。很多有特長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錯。由于有特長、有興趣愛好,這些孩子會經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上來,從而使二者相得益彰。
2、盡量減輕孩子的心理和學業負擔
家長要盡量減輕孩子的學業負擔和心理負擔,結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施教,做到寓教于樂,勞逸結合。
高中小孩不想上學怎么辦?
1、與孩子協商制定一個定位
高三的孩子,在學習上應該為自己設定一個定位,有了自己明確的目標之后,就不會盲目的學習,可以將學習的范圍控制在目標之內,盡量的完成即可。在完成學習定位的內容之后,孩子就會有足夠的自信,可以繼續制定下一個定位。
2、給予孩子學習動力
有不少的孩子,會在每次測試的時候,發現有不少的知識點已經遺忘,這樣的情況無疑會大小孩子的積極性,出現厭學的心理。家長可以讓孩子,從練習簡單的,與自己水平接近的題目開始練習,逐漸增強自信心,這樣孩子就會有學習的動力。
3、讓孩子不要攀比
上一篇:女孩子13歲叛逆期該怎么溝通
下一篇:青春期打父母的行為怎么處理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