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
2023.10.12 16:40
391瀏覽
心理素質是一個孩子的綜合表現。心理素質的形成與很多因素有關,特別是與個人的成長經歷,家庭環境都是有很大關系的。同時一些積極的教育培訓方式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的,那怎樣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呢?
怎樣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
1.培養孩子尊重他人,團結友愛和合作意識
社會是一個群體,任何一項事情光靠一個人單槍匹馬的奮斗是不可能實現的,必須依靠群體的力量,這就要學會同不同人打交道,并能取長補短。父母必須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意識,訓練孩子的合作行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這首先要學會尊重他人,并善于團結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
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表現為:幼兒對自己感到滿意,情緒活潑愉快,能適應周圍環境,人際關系友好和諧,個人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發揮。親愛的家長,你的孩子是否都具備這些品質呢?
2.給予鼓勵和支持
想要提高孩子的積極主動性,就需要多鼓勵孩子、多給孩子機會、多支持孩子,而且要讓孩子明白,只要是努力做事,即便失敗了也不會受到懲罰,如此便能調動孩子的積極主動性。若是可以長久的堅持下去,孩子的積極主動就會成為一種習慣。
怎樣提高孩子的積極主動性?
1、提高孩子的承擔能力
孩子年齡小時,家長認為孩子沒有承擔能力,總是為他包辦一切。孩子在這種環境中成長,如果遇到難題,總是將問題拋給家長,自己不解決,也不用承擔責任,慢慢的孩子遇事就會失去積極性,長大后做事也會沒主見,承受能力也會差。
2、讓孩子多挑戰
孩子在生活中缺乏挑戰時,慢慢的他就不愿突破自我,做事會缺乏興趣,沒有積極性。孩子成長中,如果不斷的突破自我,能增加自信心,還能增加做事的樂趣。家長可以讓孩子多參加比賽,讓孩子在比賽中越挫越勇,能夠很好的鍛煉孩子的積極性。
理解能力是在兒童時期逐漸培養和發展起來的,但是現在很多家長隨便就會給孩子貼上理解力差的標簽,造成了很多小孩對學習沒有興趣,和對自己喪失信心,覺得自己不如別的孩子聰明,不利于孩子的成長。作為家長不是要隨時批判孩子的,而是要隨時鼓勵和督促孩子進步的。
怎樣提高孩子的理解力?
1、不能偏離中心
很多孩子的理解一件事,往往會被要理解的知識帶偏,比如說解讀2加3等于5的時候,突然想到了比3大的數字是什么,忘記了自己最初的目的是要理解2加3等于5。因此家長再日常生活中就要鍛煉孩子圍繞主題去談話,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做事不偏離中心,理解力也會得到提升。
2、進行深度思考
家長應該鼓勵孩子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態度,當遇到問題時候,理解了只是第一步,孩子還應該更深層次的思考原理,從根本上掌握知識。只有掌握了根本原理,孩子才能真正的理解,有了這個習慣,孩子的理解力會逐步提升,你很快就會看到一個理解力超強的孩子。
孩子缺少想象力會變得十分死板,做起事來會看起來呆呆的,甚至不知變通,這無疑是一種不好的現象。因此,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建立想象力,讓孩子擴展思維,大膽想象,不要怕孩子出錯,這正是對孩子成長的一種磨煉。
怎樣提高孩子的想象力?
1、多接觸新鮮事物
一層不變的刺激就等于沒有刺激!孩子接觸的事物越多,他能想象得到的東西就越多。你讓孩子接觸新的景象、聲音和感覺,你也在為他的頭腦打開一個更大、更令人興奮的世界。
2、多做手工游戲,開發動手能力
手部的活動,尤其是手指的精細動作,以及手與眼的協調配合能力,對孩子心智的發展和生活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并不是讓孩子多做題就能提高理解能力的,想要提升一方面的能力,一定是有興趣基礎的。所以,面對充滿好奇的孩子,家長就可以利用他的好奇心,去制造問題,讓孩子產生思考,這就是在無形中鍛煉孩子的理解能力。
怎樣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1、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都很強,喜歡向父母提很多問題。對于孩子的這些問題,父母一定要耐心地傾聽,而且,無論孩子的問題多幼稚,父母都要認真回答。父母平時即使再忙,也不要因為覺得不耐煩喝止孩子的提問,以免傷害孩子的好奇心。因為只有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才能提高孩子對新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2、引導孩子思考
無論成人還是孩子,只有在學習中不斷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才能對事情進行深刻的理解。在家里,父母要利用各種時機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提出一些“為什么”,讓孩子思考、動腦筋,去探索,養成從思考到理解、判斷和推理的良好習慣。
自信心是孩子成才與成功的前提條件,很難想象一個缺乏自信的人能夠真正做成什么事情。不自信的孩子不愿意嘗試新鮮事物,孤獨缺少朋友,在集體中很少說出自己看法,不愿意和陌生人說話,思考方式悲觀消極,很多家長為此感到憂心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去解決。
怎樣提高孩子自信?
1、發現亮點,及時激勵。
孩子是需要及時而適度的表揚激勵的,發現孩子亮點時,家長應及時予以激勵,以進一步強化孩子的自信心,表揚激勵需要明確具體、不能泛化,需要針對事實、力戒空洞,如:盡量不用“你真聰明,你真棒”。
2、看到不足,巧妙施策。
對孩子的不足,如果是原則性問題,需要及時明確指出;如果是一些小問題、成長中的小煩惱,家長可以采取迂回策略,引導孩子接受、強化正確的東西,無需擴大化,甚至抓住不放。
怎樣提高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一、幫助孩子發掘他們的存在價值。
對于那些不自信的孩子來說,他們可能會認為這個世界,有他們,沒他們,都沒有任何的區別,從而慢慢地就會否定自己的存在價值。作為家長,一定要及時否定孩子的這種想法,并且幫助孩子找到他們的存在價值。其實家長平時如果遇到一些小事,就可以假裝請求孩子的幫助,如果孩子能夠正確地幫助家長完成這些困難,他們就可以獲得一定的成就感,時間一長就會變得自信起來。
二、聚集成功。
家長要重點關注孩子以往成功的經歷,從其生活、學習、交友、競賽等成功的事例中提煉出積極因素,給孩子打氣,有助他們形成積極的心理暗示。
三、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
上一篇:怎樣消除孩子內心的恐懼感
下一篇:怎樣鼓勵孩子戰勝恐懼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