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小怎么培養
2023.10.17 17:17
360瀏覽
對于很多家長來說,孩子性格內向是一件讓人擔心的事,因為內向就代表著人際交往能力不行,很難融入集體生活,對未來的學習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影響。那么孩子膽小怎么培養?
孩子膽小怎么培養
1、鼓勵孩子做出嘗試
孩子膽小性格的形成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有的父母過于嚴厲,只要孩子犯了錯誤,就會大聲訓斥;有的父母總是給孩子潑冷水,不贊成孩子嘗試新鮮事物。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膽小懦弱,不想或者不敢做出嘗試。所以,想要改變孩子膽小懦弱的性格,父母必須轉變教育方式,而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激發孩子進行嘗試的欲望,并鼓勵孩子將這些欲望付諸行動。當孩子對某些事物或事情表現出一定的興趣時,父母要告訴孩子親身體驗的好處,激發孩子的好奇心,甚至父母可以身體力行地給孩子做演示,打消孩子害怕的念頭。
2、給孩子適當的幫助
當孩子愿意做出嘗試以后,父母不能立即抽身離開,因為膽小懦弱的孩子通常不會輕易打消恐懼的想法,除非有十足的把握。所以,父母要陪伴在孩子身邊,給孩子打氣加油,并在適當的時候伸出援手,給予孩子幫助。當然,父母要盡量采取語言鼓勵的方式,在精神上支持孩子,而不要過多地干預孩子的行動。因為父母參與過多,反而會讓孩子更加確認自己的能力不夠。其實,孩子并不是真的不具備某些能力,只是自信心不足,只要父母一直用語言向孩子傳遞正能量,孩子就能勇往直前,克服自己的膽怯心理。
有的孩子這也怕,那也怕,與人相處害怕,說話做事也害怕,讓家長十分頭疼,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潑開朗、堅強勇敢,但是往往事事不如人所愿。那么膽小怕事的孩子怎么培養?
膽小怕事的孩子怎么培養
1、從小事做起
沒有毅力是孩子膽小怕事的另一個心理根源。毅力不強的人,當他覺得困難難以克服時就會有退縮心理。但積累克服小困難的勝利就能逐步培養起人的克服大困難的毅力。所以,應要求孩子從小事情做起,特別是那些他最忽略也最容易暴露意志弱點的小事做起,培養毅力。比如每天按時起床、寫日記、晨煉等,任何情況下都不馬虎,堅持不懈,不能找借口,久之,就能逐步培養起頑強的毅力。
2、不要嚇唬孩子
很多父母因為孩子膽小而非常著急,有的父母還會特意嚇唬孩子。殊不知,對于原本就膽小的孩子而言,遭到父母的嚇唬后,他們不但不會變得大膽,反而會更加退縮,止步不前。
這個是很多家長焦慮的問題。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在學校會不適應,擔心孩子和同學相處不好怎么辦?
孩子的人際關系怎么培養?
第一,家長要盡早教會孩子社交禮儀,讓孩子對他人真誠禮貌。
有的孩子不講禮貌,不善于表達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得罪別人而不知。我們通常稱這種行為為低情商。作為父母,孩子應該從小就懂禮貌,掌握基本的社交禮儀。
當你的孩子行為不端時阻止他。讓您的孩子知道,粗魯只會招人厭惡。如搶奪他人玩具、推搡虐待他人、在公共場所鬧事、亂排隊等。
做一個有節制的人,善待他人,熱情大方,感謝別人的幫助,給別人帶來麻煩時道歉,不要隨便打斷別人,不要和別人八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穿著干凈的衣服,坐著不要抖腿,不要大聲吃東西等等。當孩子學會尊重他人時,他們也會受到尊重。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再也沒有什么比習慣養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無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來。
一、一切從習慣培養開始
養成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維習慣,德育是細小的行為習慣,素質教育更加體現在人的細小的行為上。大量事實證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從習慣培養開始。
二、習慣養成絕非一日之功
習慣是個大問題,是大智慧。良好習慣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則是:低起點,嚴要求,小步子,快節奏,多活動,求變化,快反饋,勤矯正。習慣養成關鍵在頭三天,決定在一個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權利,讓孩子在習慣養成中發揮主人作用。
三、通過習慣培養鑄造品格
孩子膽小懦弱是很多家長的心頭病,有很多家長都會反映,自己家孩子小時候能說會道,怎么長大了越來越不吭氣,還膽小。其實孩子膽小懦弱的性格是由很多方面造成的,有內在原因也有外在因素。除了天生性格內向之外,外在的因素主要來自于外在的環境和教育的影響。那既然內在不好改變,家長如何從外在方面幫孩子呢?不妨繼續看下去吧!
初中孩子叛逆期特別膽小怎么辦
1、正確對待叛逆的初中孩子
孩子出現叛逆,不必太擔心,更不要大驚小怪,想想自己的成長之路,也不過如此。我們盡可以一笑置之,只要沒有走歧途,就盡可能避免沖突,對小孩的一些問題,盡可以放手讓他學著處理,不要一下子否決他,不要一下子告訴他怎么做,而是鼓勵他的想法,鼓勵支持他試試看,他會學著成長,慢慢就沒有叛逆了。
2、對孩子少一些說教
初中的孩子叛逆多數原因來自于父母的說教與不理解,孩子渴望父母能給他們自由的空間。家長應當幫助孩子學會獨立,多關注孩子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只有來自家長的關心與關注,才能讓孩子無助的內心感到充實。不要老是給孩子說教,家長要尊重孩子給他們獨立的機會。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一旦進入小學開始進行系統化的學習,減少了玩耍的時間和各種各樣的玩具,自然會覺得不適應,這是每一個孩子都會有的一個過渡期。作為家長,最需要做的就是幫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時期,讓他們喜歡學校的環境,愿意去學校。下面給大家分享了一些經驗,父母們可以試試看。
孩子膽小怕事厭學怎么辦?
1、親自送孩子去學校
當孩子大哭大鬧地不去上學,喊著說身體不舒服,或者說昨天和同學吵架了,老師不喜歡他,作業難寫了……你應該對孩子表示理解,同時說:“我小時候也碰過這種事,但不去學校不是辦法,讓我們想一下怎么解決這個問題,你先去學校,放學回來再一起討論。”
2、與孩子共同討論
如果孩子不能解釋為什么不愿去上學,或者所提的借口有些牽強附會,你不妨婉轉地問他,這樣可能會啟發他毫無保留地與你交談。例如,這樣問:“今天在學校給你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在聽孩子說話時,既要聽事實,又要注意揣摩孩子的表情,還要觀察他的某些動作,比如皺眉、坐立不安等,然后與孩子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怎么樣培養孩子的自覺性?需要家長從多方面入手,多多考慮孩子的感覺、理解孩子的想法、知曉孩子的能力。家長在生活中要多陪伴孩子,但一定不能對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攬,孩子的事情就讓孩子自己做,不要怕孩子做錯。如果孩子經常做錯,需要讓孩子自己補救,以及承擔相應的后果。
怎么樣培養孩子的自覺性?
1、多建議少命令
父母教育孩子聽話,是引導孩子聽規則的話、聽真理的話、聽本人的話,而不僅僅是服從命令、順從父母。多給孩子提建議,少直接下指令。這樣孩子就得到了尊嚴,一個得到尊嚴的人,他的積極性、主動性就容易發揮出來。
2、多鼓勵孩子
許多家長會讓孩子做事情,但是孩子如果做錯了,就會批評他。孩子付出了勞動成果,卻沒有得到父母的夸贊,會打擊他做事情的積極性。因此,當孩子做事犯錯時,家長不要一味否定,先給予肯定的夸贊,建立孩子的積極性,再給他相應的建議。
上一篇:孩子膽小怎么鼓勵
下一篇:孩子害怕做噩夢不敢睡覺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