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好的學習習慣
仙女晨晞
2022.08.04 17:19
536瀏覽
1回答
寶貝吹泡泡
很多孩子放學回家先看電視,不寫作業。上課也不認真聽講,小動作多。好的習慣當然對孩子的成長有利,壞的習慣就會影響孩子的發育或發展。習慣的培養應該早一些培養為好。習慣是需要培養的,需要一定的時間,反復強化鞏固才能最終形成的。
有哪些好的學習習慣?
1、認真聽講,注意力集中
注意力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最關鍵因素,注意力就是口、眼、耳、鼻、手“五覺”協調的能力。學生不能專心致志有始有終的聽課,課堂上東張西望,說話走神,愛插話,做作業磨蹭拖沓效率低下,自控力差無法安靜,凡此種種,均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導致的結果必定是學習成績不理想。
2、勤思考,善歸納
在學習上,要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不但要勤于思考問題,還要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對于學過的知識,要注意消化,善于歸納,不放過一個含糊不清的問題。對自己的知識體系經常進行梳理,使歸納出來的方法,能夠解決新的問題。
3、制定計劃的習慣
可以分四個計劃制定:一輩子想朝哪個方向努力;十年內想做哪幾件大事;一年想怎么安排;一天打算怎么度過。長計劃短安排,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這樣下來孩子總活在清晰的目標當中,就會心中有方向,成長不迷茫,整個成長過程會非常愉悅幸福。
4、主動學習
無需老師和家長督促就能主動進入學習狀態,這對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是不太容易的。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習慣,需要家長以身作則,為孩子做表率,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讓孩子感受到積極主動學習帶來的愉悅感和自信心。
5、有效率地學習
要在規定的時間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把每個規定的學習時間分成若干時間段,根據學習內容,為每個時間段規定具體的學習任務,并要求自己必須在一個時間段內完成一個具體的學習任務。
6、提前預習
課前預習可以提高課上學習效率,有助于培養自學能力。預習時應對要學的內容,認真研讀,理解并應用預習提示、查閱工具書或有關資料進行學習,對有關問題加以認真思考,把不懂的問題做好標記,以便課上有重點地去聽、去學、去練。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方法:
1、不懂就問,不要恥于向別人請教
學習要嚴肅認真、多思善問。“多思”就是把知識要點、思路、方法、知識間的聯系、與生活實際的聯系等認真思考,形成體系?!吧茊枴辈粌H要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還要虛心向老師、同學及他人詢問,這樣才能提高自己。要知道“最愚蠢的問題是不問問題”,應該養成向別人請教的習慣。
2、及時復習,鞏固新學知識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可以讓孩子通過寫、讀、背的方式把當天學過的內容復習一遍,或者每天晚臨睡前,把老師一天講過的內容在大腦中過一遍。遇到當天有疑惑或沒有解決的難點,家長一定要在當日幫孩子解決,不要留“后患”。此外,除了日復習外,也要讓孩子養成周復習、單元復習的習慣,一旦孩子嘗到甜頭后,他就會喜歡上復習,那么養成復習的好習慣也不難了。
3、善于練習
學習是離不開練習的。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強調的就是練習的重要性。如果以為能聽懂老師講的知識就足夠,那就大錯特錯了。沒有經過練習的知識是不會牢固的。在必要的時候,還應該進行強化訓練, 以增加運用知識的熟練程度。
4、勇于發問
學習本身是離不開發問的。好奇是一種可貴的品質。如果沒有好奇、如果從不發問,人就不會成長,社會就不會發展。有時,父母或者老師會對你的問題感到不耐煩,那是他們的不對,你并沒有錯。千萬別因為他們的錯誤行為而放棄自己的正確行為。
上一篇:怎樣提高6年級孩子數學成績
下一篇:語文怎么才能提高成績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