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成績忽高忽低的原因
琪琪小崽崽
2022.08.10 15:55
541瀏覽
1回答
步琳萌新
學習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長久積累的過程,一點一滴的進步,就如同筑基,每一個細節、每一個角落都需要仔細打磨。而如果我們的基礎知識,我們的地基,不穩定的話,就很有可能會造成我們成績的忽高忽低。
高三成績忽高忽低的原因:
1、客觀因素
進入高三,學校課程基本結束,大多進入復習階段,考試范圍明顯擴大,且考試分值、形式和題型也逐漸向高考看齊,面對這些變化,孩子適應的快慢一定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主要體現在短期成績上。
出現這種情況,只要孩子能理性客觀看待自己,積極適應變化,成績自然會回到他們應有的水平上。因此,家長一定要保持平常心,在理解的同時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
2、性格因素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說過:“性格決定命運。”在緊張的備考當中,有些孩子性格上的弱點會逐漸顯現,比如:情緒波動較大,遇喜(成績進步)忘乎所以,遇憂(成績退步)信心全無,不能處于平穩狀態,導致學習成績起伏較大,甚至持續下降;
再比如:有的孩子總是消極看待自己,在考前、考中總是擔心自己考不好,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失眠,這種消極明示或暗示往往都會變為現實......這種狀態不改變,高考一定無法安心參加。
3、基礎不牢固,復習不到位
其實,高一高二所學的知識,都是為高三復習做準備。高二高二的知識點是不集中、零散的,考試遇到的題目范圍也就相對較窄,而高三的考試是對高一高二所學知識點的整合和歸納,考試考題的范圍相對較廣。
所以,如果在高一高二沒有把基礎知識打牢,高三剛開始復習還沒有做到位的情況下,考試成績難免會出現上下波動。
4、取得成績后,容易驕傲自滿
不可否認,學習成績也是能力的一種代表。所以在取得好成績后,容易產生驕傲自滿的心理,一定程度上就會在下一次考試中出現懈怠,自然導致學習成績的落后。如若長期存在這樣的心理,成績波動大是再所難免的。
學習就像是一場賽跑,真正的學霸都是長期穩定在一個層次的,都是用堅實、穩固的知識堆積起來的。在學習的過程中,注重的不是一兩次成績的提高,而是追求成績穩定基礎上的提升。
高三成績怎么學才能穩定?
1、夯實基礎,吃透知識點
高三的學習,是對高一高二知識點系統地總結,想要保持一個穩定的學習成績,必須從長計議,從基礎開始。
靜下心,從第一個知識點開始,如果一開始就明白的知識點,則大致熟悉;遇到模糊困難的知識點,則要仔細閱讀課本,找些近些年常出現的試題來練習,做題,總結,回顧相結合,吃透掌握并運用知識點。
2、養成規律的學習習慣
學霸養成不是一時的興起,而是長期的堅持。在高三學習過程中,不要一下給自己增加學習任務,背單詞、練習題、錯題集、真題訓練。多到熬夜也做不完。
但也不要突然減少學習任務,單詞不背了,試題也不總結了。長期如此,學習成績自然會大起大落。所以,穩定的學習成績一定要有規律的學習習慣做支撐。
上一篇:高考前兩個月成績下滑
下一篇:孩子成績不好的主要原因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