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
元氣滿滿的函函
2022.08.19 17:29
480瀏覽
1回答
小豬妹!clm
想要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可以讓孩子朗讀。這樣孩子就不得不把閱讀速度放慢,使自己有更多的時間來處理所讀到的信息。此外,孩子不但能夠看到,而且也能夠聽到,所閱讀的內容。這樣對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
1、泛讀和精讀相結合
閱讀量大的人,其大腦對文字信息的處理速度、辨識速度也會快很多,更能刺激大腦掌握閱讀技能,更有效率地處理信息的輸入輸出。
泛讀的同時,也要做些精讀。經常和孩子一起討論書的標題和內容。
比如,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是講一件事還是講一個人,還是介紹一件物品。如果講的是一件事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是什么?作者寫這件事想告訴我們什么?如果介紹一個人,通過哪幾件事,體現這個人物,什么樣的精神品質等?
2、陪著孩子一起讀
這是非常關鍵的因素,在這個數碼產品高產的時代,很多小孩子從小就開始習慣性抱著平板、手機之類的,更別說大人對手機屏幕的依賴是有多大,要知道大人一定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假如家長一直在看著手機屏幕咯咯笑,孩子卻要閱讀,這是極其不公平,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孩子是要向大人學習。
說實話,大人真的是孩子的榜樣,這一點也沒有錯。假如想讓孩子閱讀,那么大人也要跟著讀,這樣孩子才能養成好讀書的習慣,哪怕在開始的時候家長也不愿意讀,要雖也要假裝讀,這很重要。
3、讀書時間一定要控制好
假如閱讀時間不夠,其實也會影響閱讀理解效果,時間久了,讀書的內容自然就多,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再次證明多閱讀,對解決閱讀理解差是有極好作用的。
如何增加閱讀量,當然就是要拿時間來說話,短時間怎么能看得到好內容,那在時間這一塊,家長的陪伴也是很重要的,不要總是拿自己沒時間當作理由,時間是可以擠出來的,尤其是在陪伴孩子學習這方面更不能放松。
孩子為什么會閱讀理解能力差?
1、閱讀時間不足,閱讀量不夠
有的孩子從小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再加上小學作業壓力逐漸增大,可支配的閱讀時間越來越少。《中小學讀寫現狀調研報告(2019)》顯示,19.6%的學生每天閱讀時間不足半個小時,50%的學生每天閱讀時間為0.5~1小時。
隨著年齡增長,每天閱讀時間不足1小時的學生明顯增多。沒有足夠的閱讀量,孩子的認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會受影響,進而經常出現添字、漏字、漏行、替詞、重復、顛倒、認讀不流暢、認讀速度慢等問題。
2、閱讀類型單一
閱讀理解中經常出現各種類型的文章,有現代文、文言文,有文學類,也有科普類。如果孩子只喜歡讀漫畫書。
那他就會習慣于,漫畫書中的圖畫,及片段式的敘述方式,再去讀段落式的文字書很難適應。如果孩子只喜歡看有故事情節類的小說,對科普類文章就難以理解。
3、生活經驗少
學齡期兒童的思維,是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步發展到抽象思維的過程,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是由大量具體形象思維、感性經驗為基礎的,有的孩子要么與電視和電子產品為伴,要么就是在各種興趣班、學習班中度過,很少接觸現實生活,導致缺乏豐富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造成抽象理解能力不足。
上一篇:如何提高語文選擇題正確率
下一篇:如何提高孩子閱讀能力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