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錯題本要怎么整理
帥荃荃的爸爸
2022.10.13 16:03
592瀏覽
1回答
辰明媽媽
進入歷史復習以后,習題量會驟然增加,周練、月考輪番登場,孩子每天奮戰于題海之中,辛苦自不待言。每提及錯題本,告誡孩子要做好錯題的收集整理工作,通過錯題查漏補缺,完整知識鏈條。但是,很多孩子實踐以后,似乎并未收到良好的效果,反而覺得浪費了不少時間。那么歷史錯題本要怎么整理呢?
歷史錯題本要怎么整理?
1、擴大收集題目范圍
錯題本固然主要以錯題為主,但是有些做對的題目也應在收集的范圍以內。原因有二:一是做對的題目有一定偶然性,甚至有的題目是猜對的,并不是真的百分百會做,也沒有完全的理解,面對一道模棱兩可的題目,即使做對了心里也是沒底的,這樣的題目理應收集起來按錯題的標準揣摩研究;二是有些試題拋開對錯不談,材料本身就具有相當的學習價值,值得記錄下來認真研究。
2、以點帶面形成知識體系
每個錯題后面都應該預留充分的空白空間,為挖掘該題的內在價值做準備。一道題目做錯了,大致上能歸因于以下幾點:基礎知識記憶不牢固;理解能力不足,理解材料意思出現偏差;知識遷移能力弱,不能靈活運用基礎知識;技巧性方法不熟練。
應該做自我診斷,這道題目錯在哪里,最好能以文字的方式記錄診斷結果。然后把這道題目的知識點同章節知識體系聯系起來,以一點為中心突破,注意時序,做橫向對比與縱向聯系,認真思考這個知識點考查的角度,俗稱考查的“梗”在哪里,最好能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把思考的結果記錄下來。
3、在筆記本上留下空間
筆記本上要為以后可能遇到的關于這個知識點相關的題目也放到一起,同一個知識點,不同的考查角度,邏輯上可能有對原因的考查、結果的考查、推論的結果等等,這種對比性的題目放在一起,能大大加深對知識點本身的理解,同時非常有利于理解試題的考查邏輯、考試的“套路”。
歷史錯題本整理的誤區:
1、機械地收集錯題
每次考試完畢后,總可以看到部分孩子在忙著剪試卷,把做錯的題目都貼到一起,一學期下來,也是“規模可觀”,但如果要是翻開細看,這些錯題沒有經過有意識的整理,都是雜亂無章的堆砌在一起。
2、不會完善和補充
孩子在整理時,沒有注意知識點的完善和補充。把錯誤的題目僅僅看做是孤立的知識點,沒有把題目放在整個知識體系中思考。
3、過于追求形式
老師可能會檢查錯題本,所以有部分孩子就比較在意錯題的數量,過于追求錯題本的外在形式,似乎只要看到厚厚一本錯題集,就會有一種由衷的滿足感,而對于錯題卻并未真正的去反思、理解,一道題目錯了,往往可以折射出諸多問題,基礎知識漏洞、理解偏差、知識遷移能力不足等,雖然裁裁剪剪一大本,但是壓根沒有看過,實在是浪費時間、浪費精力。
上一篇:語文成績不好怎么提高初中
下一篇:孩子上初中怎么和老師溝通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