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進孩子內心與孩子溝通
手忙腳亂的姊妹麻麻
2022.11.14 17:36
476瀏覽
1回答
王子奇麻麻
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和孩子雖然天天見面,說的話也不算少,但除開正常的關心、交流以外,真正有效的溝通并不多。特別是當父母和孩子都忙于自己工作、學習,覺得壓力較大之時,這種溝通交流的數量和質量還會出現明顯的下降。長此以往,雖然不至于讓父母和孩子產生隔閡,但形成認識偏差和思想代溝卻是不可避免的。
如何走進孩子內心與孩子溝通?
1、發現優點
父母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長處,每個人都有優缺點,我們都希望優點被肯定,缺點被淡化,對于孩子也是一樣,孩子也希望自己的優點能被父母發掘,并給予鼓勵。很多父母總覺得別人的孩子是天才,自己的孩子像個蠢材,別人的孩子是金子,自己的孩子是沙子,有這樣的心理,父母們就永遠不會主動發現孩子身上閃光的地方。
2、成為一個優秀的傾聽者
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溝通者,首先要學會成為一個優秀的傾聽者。因為溝通是一個雙向的行為,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角度,闡述自己的觀點,而不去管別人的想法、不去理解別人的感受,這樣的溝通注定不會成功。
3、適度地贊美
與孩子的溝通中,除了要注意傾聽他們的建議以外,還必須要學會適度地贊美。畢竟人類的天性便是喜歡被他人肯定,而不愿意受到批評。即便有些人心理承受能力遠超普通人,但若是能夠被人夸贊,總會勝過被批評。特別是作為父母,在對待自己的孩子時,一定要多注意發現他的優點和長處,并加以肯定和贊美。并以此會突破口打開有效溝通的大門,為后續的交流創造出良好的開端。
4、相互尊重
相互尊重是人類社會進行一切有效溝通的前提。青春期的孩子會逐漸面對身體、情感、心理的各種變化,他們除了有各種的矛盾、困惑,還有著一種難以言表的喜悅和興奮,他們迫切地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特別是來自成年人、來自家長的理解和尊重。
5、給與孩子適當的自由
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對周圍的一切充滿著好奇,他們會迫不及待想去探索這個充滿未知的世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認為,孩子的發展要遵循天性,不能任意抹煞孩子的創造欲望和玩樂心態,要讓孩子自由的發展。
6、讓孩子參與家中的大事
在孩子的成長中,家長要有意識得把他當作一個大人。因為我們做父母的在生活中肯定會有挫折和煩惱,我們可以把這些告訴孩子。你不告訴他,他就從來不會去考慮父母的感受。讓孩子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和家里的一些問題,他就會覺得父母管他是應該的,他才會更加理解父母。
上一篇:孩子讀高中成績差怎么辦
下一篇:初二學生基礎太差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