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閱讀理解差怎么辦
簡單小蝸牛
2022.12.16 14:20
883瀏覽
1回答
仙女晨晞
三年級是小學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正在經歷從初級啟蒙到中級發展的過渡階段。閱讀能力是這個時期形成的一種重要美能力,提高三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就一定要加大閱讀量,在閱讀的過程中加深記憶和理解,同時加大詞匯的積累才可以。
三年級語文閱讀理解差怎么辦
1、每天進行課本和課外閱讀。
閱讀是理解的基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沒有的閱讀作為基礎,要想真正的理解是很難的。花時間把語文課本中,學校老師要求的重要課課文或內容,閱讀熟悉。與些同時,把語文課本上分享的課外書籍閱讀讀完。
2、引導孩子每天閱讀的同時,引導孩子對所閱讀的內容進行適當地思考。
思考是較好的理解能力。如果家長或老師不參與孩子的閱讀,那么他在閱讀過程中,主動思考是很少的。我們可以在孩子閱讀完成后,與孩子一些討論所閱讀的主要內容,這是鍛煉孩子的語言概括能力。還可以引導孩子思考閱讀后的感受與想法,這是鍛煉孩子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
3、有針對性地做一些閱讀練習題。
沒有量的閱讀,閱讀理解能力很難真正提升,但是光閱讀不練習,也很難提升閱讀理解能力。這就需要,時不時針對孩子在閱讀理解中的薄弱方面進行適當練習。語文學習跟其它科目有同樣方法,那就是適當地練習。
4、家長要保持一個平和、漸進的心態。
科目的學習,特別是語文閱讀與作文能力的提升,不是一個短時間可以見效的。它有一個相對其它科目,要更慢一些的過程。只要引導孩子堅持閱讀,適當練習,閱讀理解能力就會慢慢提升起來。保持平和,相信孩子,每天閱讀10頁書,每周做一個閱讀練習或者寫一個作文,這是較好、也是較簡單的辦法。
三年級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如何提高
1、養成大量閱讀的習慣
要想提高閱讀能力必須有閱讀量,不拓展閱讀量,再怎么用力,語文能力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家長不要著急,先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孩子覺得一天不讀書就像少了什么似的,使孩子愛上閱讀,讓書成為孩子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2、養成“不動筆墨不看書”的習慣
平時孩子閱讀時,家長要指導孩子養成“圈圈畫畫”的習慣,就是說要邊讀邊想邊動筆,用符號在書上圈、點、勾、畫。比如用符號標出段落、重點詞語、中心句等。遇到優美詞語,精彩片段隨時記在閱讀筆記里,閑暇之余讀讀記記,豐富詞匯量。讀過的文章或書要寫小練筆,把自己的感受寫成讀后感或日記都行,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此促進孩子對文章的閱讀理解。
3、養成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不能棄之不管,要用查工具書的方法來加以解決。可以說通過自己查找出的答案,就會記得深刻。日積月累,不但孩子的詞匯量豐富,而且詞語理解能力也會增強。
4、養成質疑問難的習慣
孩子在平時閱讀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詞語和句子,要大膽提問、質疑,做到會提問題和思考問題。提問須建立在多思的基礎上,有疑問如自己不去想便去問,即使得到正確的答案,其印象也未必深刻。在孩子求助家長時,家長先讓孩子結合上下文來理解,如果孩子還是不理解,家長就要及時地輔導孩子,給予幫助解決。
總之,提高孩子閱讀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孩子持之以恒,愛上閱讀,多思考多練習,就一定會提高閱讀能力。
上一篇:孩子語文閱讀理解不好怎么辦
下一篇:初一語文閱讀理解差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