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動力
Mandy是曼曼啊
2023.01.06 17:49
877瀏覽
1回答
均均的520
讓學生有學習動力,需要家長的引導。言傳身教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在家里,放一些書籍,平時和孩子一起讀書,營造學習讀書的氛圍。也需要對學生的成績,給予肯定,增強其自信心,并根據設定的目標完成情況,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
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動力
1、接受和鼓勵學生
關鍵是要培養學生“我能做”的感覺。家長要在學生年齡小的時候就鼓勵他們去“試一試”,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并能接受失敗和挫折。在逆境中成長是一個有動力的學生的基本素質。要通過信任、尊重和認真聽學生講述來表現家長的“接受”,要鼓勵和支持學生理解事物的愿望。
2、制定現實的目標
如果學生總不能達到目標,家長就很難表示接受,會把學生看作不大可能完成任務的失敗者。學習基礎差的學生確實不能像其他學生一樣可以從容地進行學習,這就需要家長采取必要的措施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在這種情況下,家長的期望應作相應的調整。提出的目標如果在學生能力限度之內,就應促其實現。家長的期望也應立足于現實的基礎之上,當學生不能像別人一樣學習和取得進展時,就應降低標準,使他們更愉快、更富有動力。
3、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家長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同學生一起弄清事物的原因、發展及結果,使學生在清晰理解所學知識的同時,調動他們的學習動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家長要不斷提出問題,尋找答案,將事實集中、組織分類和概括,并針對某種知識的含義和應用進行簡單的討論,例如,以有趣的、非正式的方式解釋生命的重要功能。對于家長來說,他們常常忽略自己的引導能力,但是學生確實能從中獲得收益。例如,家長可以通過回答以下問題來解釋暖氣設備:熱氣從哪里來,熱氣怎樣到達屋子各個部位,為什么有房間比較冷?如果廣大家長缺乏這方面知識,可以到有關書中查找,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看。經過這樣一個實際的學習過程,學生能夠清晰梳理所學知識的脈絡。這種學習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探索和發現事物的奧秘,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4、運用科學有效的鼓勵方法
對于缺少動力的學生,家長對其課堂表現給予一定的獎勵可以收到較好的激勵效果。家長有目的和適當地注意學生的表現,可增強學生進取的動力。家長可以依據家長簽過字的記錄了解學生的表現,并相應地作出獎勵,如口頭表揚、贈送物品、舉辦慶祝會等。在家長的鼓勵下,學生能夠表現出更加積極的學習狀態,如上課時減少走神、做小動作、交頭接耳等行為。這種記錄的方法對提高學習成績和改進在校行為十分有效。
5、調整對學生的期望
如果發現為學生制定的目標不夠現實,我們就應進行必要的調整,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果問題出在學校方面,學校不僅要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還應努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如果學生是因身體原因造成的學習障礙而缺乏動力,可請家庭家長幫助進行教育。家庭家長的任務不僅在于輔導課程,還應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大學生”帶“小學生”有許多好處,可為其樹立樂觀向上的榜樣。有時,家長會表現出不重視學生的情況,這會損傷學生的自尊心,因此,家長要關心他們,給予他們一定的自主權。當學生的行為被理解,并在家中有一定的選擇權時,他們就能夠表現出積極的學習心態和行為。
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的影響
1、學習的過程中,堅韌性不足,遇到稍有挑戰就不做了,會自動去對標一個比較底限的狀態:如,作業只管做完就行,不管是否做對;
2、主動給自己設計并制造不可抗力的回避因:如,遇到重大的考試就身體不適;或是出現一些不可預期的行為,如,突然睡不著覺,睡過頭,準考證弄丟了,沒法考試;
3、整個人進入一種自我防御的狀態,聚焦關注與自己的安全感,從追求轉化為避免失敗;遇事先考慮如果這件事情萬一失敗了,對自己來說,看到的是自己失敗,覺得這個成本太高了,所以,壓根就不開始去做這件事。
孩子出現學習動力不足,究其原因,就是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得到正向的回饋,如,因為某一學科本身基礎知識掌握的不好,所以考試成績不好,成績不好會受到老師和家長的責罰或者是負向關注,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就慢慢的對學科老師不喜歡,對學科不喜歡,進入到這樣的一個死循環;導致自我效能感低。
上一篇:怎樣學好英語高中
下一篇:高一歷史怎么學才能提高成績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